近期,国务院推出“稳经济33条”,“稳就业、稳投资、稳增长”被提到重要高度。民企是市场经济中数量最多的市场主体,也是稳就业的主力军。作为民企的盛虹集团,今年1-5月,随着重大项目陆续投产,招聘人数超6000人,同比去年增长超12%,带动劳务外包及配套服务就业超过5万人。在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压力下,盛虹集团如何在稳就业、稳增长中担当民企责任?
“云”招聘打破堵点难点
6月10日早8点,赵斯杰准时来到质检中心,这位“00后”毕业于哈尔滨石油学院,大三起一直在盛虹炼化质检中心实习,今年将正式入职,“虽然我是刚刚上岗的质检员,但公司安排了资深师傅一对一教我,同时为我们大学生规划了职业发展规划,我相信只要脚踏实地的学习,未来一定能大有可为。”赵斯杰手头不停。
赵斯杰是2022年“千万毕业大军”中的一员。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高校毕业生将迎来历史最高毕业人数与最大增长,待就业应届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2022届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春招原计划举办30多场次线下校园宣讲会、双选会,受疫情影响,没办法进校园和学生见面。”盛虹集团人力资源总监郭东来介绍说,但就业形势越严峻,我们越要担当社会责任,发挥民企就业“稳定器”的重要作用。
为应对疫情对招聘工作带来的影响,盛虹集团各业务板块建立多渠道的引进机制:积极参与政府人社等部门搭建的多元化用工对接平台;在前程无忧等专业招聘网站建立招聘渠道,面向全国70多所重点院校招生,3月份上线以来接收简历超过5500份。同时利用抖音、视频号、腾讯会议直播等进行线上宣讲、简历接收、面试等,通过“云”招聘破解疫情带来的堵点难点。
“截至5月底,我们拟录用应届毕业生约1500人,大部分将于7月份正式入职。虽然同比去年是增长的,但与我们此前预期2500人的数字仍存在一定差距。”郭东来介绍,随着疫情缓解,各地生活逐渐恢复,盛虹计划启动校园招聘秋招工作,既为缓解就业形势紧张贡献民企力量,也为企业发展储备高素质人才。
在经济增速放缓、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关键时期,就业“稳定器”作用尤为重要。据统计,包括拟录用的1500名应届毕业生在内,今年1-5月份,盛虹集团各业务板块招聘员工近6000人,同比去年增长12%,其中本科以上人员招聘量占比同比增长13%,形成“企业有人才、人才能就业”的双赢局面。
重大项目成稳就业“蓄水池”
在连云港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现场,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芳烃部工艺技术员马栋正在对设备进行巡检,为装置调试投用做准备。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毕业后,马栋经过半年的上岗培训,现在已经可以独立完成巡检外操工作任务。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于5月16日投料开车成功,目前正处于全力推进产能爬坡、加速实现全流程打通阶段。
此外,斯尔邦石化二期丙烷产业链项目70万吨/年丙烷脱氢(PDH)装置、26万吨/年丙烯腈(Ⅲ)装置也于今年上半年一次性开车成功。今年前五个月,斯尔邦光伏级EVA产出11.5万吨,同比去年提高18.6%,并实现全产全销,装置产能和产品质量均有较大提升,综合竞争力再迈新台阶。
“随着多个重大项目投产达效,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布局向纵深迈进,公司的人才需求直线增加。今年以来累计在连云港录用社招人员1244人,同比增长10%;录用高校毕业生821人,大部分将在7月份入职。”郭东来介绍,随着疫情防控形式逐渐稳定,下半年公司还将加大招聘力度,“预计将在连云港新增招聘岗位1000余个。”
除了公司招聘的员工,重大项目还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劳务外包及配套服务等就业岗位。例如,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就吸纳了多家施工单位参与项目建设,高峰期有5万名施工人员从事现场作业,有效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盛虹炼化等重大项目将带动十几个产业链上的项目快速发展,这些项目投产后,将为连云港石化基地带来大约3500-4000亿的应税销售收入规模,带动就业人员2-3万人,为稳就业、保增长做出重要贡献。”连云港徐圩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张贵堂表示。
随着“双碳”目标提出,以绿色、低碳、循环为特征的新经济形态也在加速形成。在宿迁泗阳,盛虹投资建设盛虹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建设全球第一条从瓶片到纺丝的50万吨再生纤维项目的一期25万吨已于2021年10月投产。
“项目自建设以来,已招工3000余人,其中纳入高校毕业生740人。”江苏芮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孔文龙介绍说,待50万吨再生纤维项目全部投产,以及一系列后续规划项目落地后,预计提供就业岗位1.5万余个。
毕业于徐州工程学院的黄耸是宿迁泗阳人,一毕业就来到盛虹新材料产业园任环安专员。“盛虹为我提供了能够在家乡就业的机会,也给我提供了丰厚待遇和可靠保障。”黄耸高兴地说。
集聚高端人才打造发展新引擎
虽然经济总体下行,但有些行业受到冲击较小,部分行业还在逆势上涨。目前,民企有几个吸纳就业较好的行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以及汽车制造行业。
在专家看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想不受制于人,必须要围绕关键领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研究突破,而技术突破关键在于技术创新能力和人才。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围绕国家战略指引,聚焦能源领域、高性能新材料领域、低碳绿色产业领域三大方向,发挥好‘两个百亿’基金,吸引500名以上‘高资’人才,建设好先进材料研究院、石化创新中心和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这三大平台,打造出世界级科学中心。”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缪汉根的话掷地有声。
盛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高资”人才引进正在提速。
5月23日,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发布招聘公告,计划引进高性能纤维领域研发课题负责人、微生物领域检测带头人、纳米纤维薄膜研发工程师等高端技术研发人才。
“今年以来,盛虹先进材料研究院、石化创新中心克服疫情困难,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已引进19名优秀科研人才,并适时启动了相关研发项目。”郭东来介绍,先进材料研究院、石化创新中心规划在今年招聘70名科研人才,且多数具备博士和硕士以上学位。目前,盛虹石化产业集团本科以上人才占比超过50%,具有硕、博学历和副高级以上职称的高端人才加速集聚。
“盛虹的三大创新平台,将加快攻克‘卡脖子’难题,掌握更多‘杀手锏’式技术,通过科技创新,孵化‘专精特新’竞争力,不断实现中国企业从0到1的突破,推动一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引领性的重大工程项目落地。”在缪汉根看来,科技创新对行业带来的颠覆、以及对于稳经济、稳就业的作用将是超乎想象的。
“稳就业、保增长是当前的‘国之大者’,盛虹将通过重大项目、新兴产业、技术研发‘组合拳’,积极助力稳就业、稳投资、稳增长,实现企业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双赢。”缪汉根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