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2021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也于9月1日起施行,两项政策均立足高质量农田建设各主要环节,擎画出未来土地治理目标。一系列部署,让土壤修复发展驶入快车道。
土壤修复万亿产业集群崛起
相比于2014修订版,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将土壤防治放在了重要位置,明确提出应“预防和治理耕地土壤流失、污染,有计划地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保护黑土地等优质耕地”。而《2021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也直接指出“在耕地酸化、盐碱化较严重区域,集成推广施用土壤调理剂、绿肥还田、耕作压盐、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开展退化耕地治理”。
近年来,由于人多地少,化肥农药过量粗放使用,导致耕地退化、土壤污染严重,土壤酸化速度在过去30年间增加了6倍,成为中国生态环境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只有从源头入手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才能更好地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近年来,政策指引也越来越清晰。从2019年我国首部土壤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到年初中央一号 详细提出要“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再到农业农村部部署的2021年粮食生产路线中,明确指出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业内分析认为,在“双碳”目标等推动下,土壤修复行业将在“十四五”时期迎来关键的发展机遇期,目前仅存量修复需求市场空间便达万亿级,未来三年还将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我国土壤修复产业规模将超过15000亿元。不断涌现的新机遇、新趋势,正汇聚起不竭新动能,推动头部企业和先进技术的入场。
新科技探索农业生产新突破
一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生产,正在我国大地上迅速展开。如何大幅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产量?如何把一些不太适宜耕种的或被污染的土地变成优质耕地?关键在于技术。
八月的广州圆生态农田里,颗粒饱满的水稻、黑里透紫的茄子、鲜红酸甜的西红柿……各式农作物迎来丰收,孕育出鸿达兴业打造“高能”粮食工厂的底气和希望。这是一系列技术运用的成果。不同于传统种植概念,这些果蔬均生长于公司自主研发的PVC种植斗里,可以摆脱生产土壤、地力气候、自然灾害等因素的束缚,利用房顶、房前屋后、空地、沙漠、矿山、戈壁、荒野、滩涂等地进行规模化、模块化种植,向存量要空间,全面提升农业集约化发展水平,打开土地高效利用的“农业密码”。
每个种植斗里插着“土壤调理剂”、“钾肥”等独立标签,昭示着鸿达兴业在土壤改良方面的探索和作为。根植于传统优势领域,鸿达兴业早在2013年便将目光投向土壤修复这一万亿市场,2015年投资设立国内第一家民营的土壤研究机构——广东地球土壤研究院,经过多年对土壤的研究,找到了改良土壤的方案,通过氯碱生产中的副产品再循环利用,自主研发出“丰收延”土壤调理剂系列产品,有效调节土壤酸碱度,降低镉、锌、铜、汞等在土壤中的浓度和活性,减少对作物的危害。同时提高土壤地力,为农作物补充钙、镁、硅等中微量元素,增强农作物抗逆性,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粮食产量5%至10%甚至更高。
凭借丰富的土壤改良经验,鸿达兴业已在广东、广西、云南、内蒙、新疆、甘肃、海南等省份,成功改良土地数百万亩,让昔日的“斗笠田”“望天田”变成了阡陌纵横的“万亩田”“吨粮田”。鸿达兴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粮食安全,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鸿达兴业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绿色兴农的理念,推广应用绿色环保技术,改善更多的土壤,缓解农业发展与资源紧缺的矛盾,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为确保粮食稳产增产提供硬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