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孔道师法自然,模拟细胞膜表面蛋白质通道,其限域空间提供了最逼近实际生命体系中分子反应行为的场所,可实现在极短的时域内捕获单个分子瞬态变化,从而探索基础生物化学领域新现象、新规律和新知识提供可靠的单分子电化学测量方法。早在上世纪90年代,纳米孔道最初作为一种生物传感器开发应用于超灵敏核酸测序和无标记生物小分子的单分子传感测量。经过近30年的发展,纳米孔道单分子电化学分析技术已应用于DNA测序等。在DNA测序以外,近年来其在蛋白质检测与测序、生物化学反应动态测量研究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南京大学龙亿涛教授、应佚伦团队长期致力于纳米孔道电化学传感机制与应用研究,积累了十多年的实验实践、理论认知以及仪器开发经验。近日,龙亿涛教授、应佚伦教授团队与国际顶尖纳米孔(道)研究团队梳理回顾了近年来纳米孔道电化学技术在蛋白质分析和测序、单分子共价化学、液体活检临床应用以及仿生纳米孔道系统构建与应用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和主要挑战,深入探讨了纳米孔道电化学“限域空间效应“为单分子测量技术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应用。
生物/化学功能化修饰赋予纳米孔道理想的几何尺寸和丰富的界面性质,有助于提高传感灵敏度和选择性,允许纳米孔道从本体溶液中高效地捕获、识别和传输各种分子和离子。在典型的纳米孔道测量中,单个分析物分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进入纳米孔道限域空间,扰动离子流动和分布,产生与分析物尺寸、电性、序列等相关的时序电流响应变化。通过解析单分子电信号的电流幅值与波动程度、持续时间和事件频率等特征差异,纳米孔道在单分子水平上实现了包括DNA、RNA、多肽、蛋白质、小分子代谢物及其复合物在内的多种生物分子的随机传感测量和表征。
从2004年使用α-溶血素纳米孔道检测多肽开始,纳米孔道技术在蛋白组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包括多肽长度与体积表征、多肽/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识别与构象变化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以及酶活性测定。最新研究利用DNA聚合酶或解旋酶控制DNA-多肽复合物单体顺次过孔速度,实现了不超过17个氨基酸长度多肽片段的序列测定,实验验证了纳米孔道蛋白质测序的可行性。
蛋白质生物纳米孔道具有天然的限域结构,可以作为优秀的纳米级反应器,其限域环境与聚合物单分子反应动力学密切相关,通过改变纳米反应器内空间分离的活性基团的排布可实现化学反应选择性的调控。研究发现,聚合物骨架中的二硫化物与纳米孔道内半胱氨酸的反应强烈依赖于它们在纳米孔道内的相对位置。基于限域化学选择性,在纳米孔道内构建半胱氨酸轨道,通过连续的硫醇-二硫化物交换反应,实现了DNA 单分子机器亚纳米级步长的定向行走。
生物/固体纳米孔道、蛋白质工程以及DNA纳米技术的发展,为建造纳米孔道仿生系统解决生物学难题提供了借鉴。经典范例包括:在固体纳米孔道内修饰固有无序FG核孔蛋白(FG-Nups)成功构建了仿生核孔复合物,探究了并证实了FG-Nups网络及其疏水残基对核孔复合物选择性的重要作用;利用可编程的DNA origami作为支架锚定FG-Nups得到仿生核孔复合物,借助显微成像技术研究了受限FG-Nups的空间排列,该平台能够用于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FG-Nups形成的复杂度更高的网络。
近几年,纳米孔道技术在临床检测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研究人员尝试将纳米孔道传感器集成到微流控系统中,开发智能分析方法和设备用于临床样品制备和分析物浓缩;设计探针分子与体液样本中的目标分析物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光电同步测量它们及其复合物的信号响应差异;在生物纳米孔道(如OmpG、t-FhuA孔道)孔口处连接一个抗体或蛋白受体诱捕目标蛋白研究两者结合/解离动力学,或者在孔道内装配一个底物结合蛋白检测体液样本中葡萄糖、维生素B1等代谢物小分子的浓度。此外,通过选择性降解背景分子增强检测特异性同时规避对纳米孔道结构功能的负面影响,最近报道了一种纳米孔道数字计数方法,使用酶降解寡聚核苷酸探针与mRNA生物标志物结合后的背景分子,无需纯化和PCR扩增,实现了临床样本中SARS-CoV-2冠状病毒的准确测量。
未来纳米孔道单分子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本文探讨和展望了孔道构建、蛋白质分析、单分子化学、信息存储以及生物医药与临床诊疗等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生物、固体纳米孔道的天然/非天然基团可控修饰;蛋白质纳米孔道从头设计和DNA origami纳米孔道定制合成;构建合适的纳米孔道限域环境精确控制单分子化学反应进程有望用于高效合成;开发大规模集成化便携式纳米孔道仪器系统提高传感精度、时间分辨率和检测效率,可实现准确快速揭示单分子聚合物(如蛋白质、多糖和脂类)的确切组成和单体序列,从而发展用于个体精准诊疗纳米孔道单分子体外诊断技术。
相关内容以“Nanopore-based technologies beyond DNA sequencing”为题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2022, DOI: 10.1038/s41565-022-01193-2)上,应佚伦教授、胡正利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南京大学为第一完成和通讯联络单位,牛津大学Hagan Bayley教授、代尔夫特理工大学Cees Dekker教授、以色列理工学院Amit Meller教授、格罗宁根大学Giovanni Maglia教授和南京大学龙亿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027806, 21922405, 22106066)等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