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林恒伟教授光功能材料研究团队,在无机智能响应性发光材料上取得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Multimode-Responsive Luminescence Smart Platform by Single-Sm3+-Doped Phosphors”为题发表在光学权威期刊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上。该项工作的主要贡献者为硕士研究生吕绍星、王潘琴和王腾跃同学,论文的通讯作者为林恒伟教授、杜家仁副教授。
林恒伟教授光功能材料研究团队,通过单一稀土发光离子Sm3+辅助基质发光实现了多模式智能响应性的动态变色发光过程。在外界X高能射线以及紫外线激发后,材料在不同热场刺激下其发光颜色呈现由蓝紫色到玫瑰粉色的动态发光,为智能响应性光学平台的信息安全应用提供了新策略。多模式响应性发光材料在基本光物理过程的机理和智能设备平台的研发等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单一稀土掺杂发光体通常表现出单模发光或有限的刺激响应性,为实现在无机材料中得到多模式多响应性光学性质,通常的策略是使用三种甚至四种掺杂离子或一系列具有不同组成结构的无机固溶体材料。尽管这种策略可以实现多模式发光,但是材料的制备合成工艺复杂,多种发光离子之间常常发生能量淬灭,能量转化率较低且光物理过程难以统一。将多模式发光集成到单离子掺杂的单一材料中是一种简单的理想策略,但仍然是一个瓶颈问题。到目前为止,寻找合适的发光中心和基质材料组合来实现多模式多刺激响应性的集成仍然是一个挑战。江南大学化工学院光功能材料实验室针对这一问题,在Sr2YGaO5材料体系中单掺杂发光中心Sm3+,证明了其激发波长依赖性、热激励发光和X射线、UV响应的集成,该材料具有优异的多峰发射、多刺激变色响应性。更重要的,其设计基于褐铁矿型基质(Sr2YGaO5)发光和掺杂剂(Sm3+)发光的有效光学复用,在这种Sm3+单掺杂的基质中实现了优异的光学集成,观察到了热激发光过程中的颜色变化特征(蓝紫色到玫瑰色),提供了可视化的简易发光辨识。这种具有颜色可变特征的多刺激响应性(光场、热场和高能X射线)源于基质和Sm3+发光的共存现象,以及能量从陷阱缺陷到双发光中心的有效能量传递途径。这为集成多模式多刺激响应的光学材料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该项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204197)、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210481)和江南大学基本科研计划青年基金项目(JUSRP122015)等项目的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