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是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近年来,学校坚持传承和发扬百年办学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基因,致力于思想文化引领、特色文化增亮、校园文化添彩,系统推进高品位优秀文化建设,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时钧园坐落于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内,美丽的溢清同济湖畔。
增颜值强气质 打好思想文化底色
9月11日~12日,2021碳中和创新大会在南工大江浦校区召开,大会开幕式由乔旭校长主持。
“明德、厚学、沉毅、笃行”,2020年秋季新学期,时隔半年返校的学生们忽然发现,校训中的关键字在校园尽收眼底:明正楼、厚勤楼、弘毅楼、笃学楼……楼宇换了姓名,道路也有了新的导视牌。焕然一新的校园导视系统不仅成了师生们的“行走指南”,也凝练出百年办学中的底蕴和精神品质,凝聚成师生共同的“行动指南”。
原南京化工学院老校门和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老校门在江浦校区复建挂牌,老校友们有了“情感寄托”,在校生们挑起了传承的重担。“老校门承载着光荣的历史传统和崭新的历史使命。文化景观承载的历史文化元素,使得江浦校区的人文历史风貌更为厚重。”乔旭校长希望老校门能在江浦校区延续着它的风采,并将“不忘来时路,共筑南工梦”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十三五”期间,学校持续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完善学校景观、文体、科学教育设施和场馆等的建设和管理,利用公共空间开展文化教育和文明养成,文明校园建设受到南京市文明办的肯定和表扬,被列入2019~2021年度江苏省文明校园创建高校名单。
放弃国外良好的学习深造机会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90岁高龄光荣入党,一生培育16位院士。时钧先生是全体教师心目中的“大先生”,是立德树人的典范。学校聚焦育人初心,注重选树师德典型,培育师德文化,鼓励督促广大教师坚守三尺讲台,潜心立德树人,将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寓于育人全过程。学校涌现出了唐明述、刘晓勤、何冰芳等一大批师德楷模、师德十佳,冯新教授荣获“感动江苏教育人物——2018最美高校教师”,金万勤教授团队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020年12月7日,化工学院冒顾政同学有了一个新身份:第二届“时钧园讲解员”,虽然只做过两次讲解任务,但对讲解词,他已熟稔于心,好像关于时钧先生的故事每天都在耳边传唱。2016年1月,化工学院举办首期“传承时钧精神,争做优秀南工人”访谈活动,那时的主讲者还是时钧先生的老同事、老学生们,王延儒、陆小华、汪绍昆等生动讲述了时钧先生“默默耕耘、严谨治学、爱党爱国、甘为人梯”的精神品质。
在传承时钧精神的教育实践中,讲演者既有50后,也有00后。两届时钧园讲解员、七届时钧精神演讲比赛中涌现出无数优秀学子,他们在传播先进事迹中传承先辈精神;“时钧园”已成为师生接受爱国荣校教育的重要基地,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大批师生去瞻仰、学习;“时钧班”创建活动持续开展,已有13个班级获此荣誉。讲好时钧故事、学习时钧事迹、传承时钧精神,时钧先生已经成为南工大人心中的一座精神丰碑,成为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润泽和支撑着全校师生,影响着世代学子。
2020年,女垒精神专题片与时钧精神专题片同步上线。近年来,学校“垒球热”持续升温,垒球成为抢手的体育公选课;垒球文化节和大学生垒球联赛也成为学校每年必办也最受学子们欢迎的重要活动;研究生支教团的同学们还将垒球运动带到云南宁洱镇中学,让山里的中学生接触到垒球文化;大学生也将垒球文化作为大创项目,并参加“创青春”大赛荣获金奖。
多年来,一代代女垒队员们用 “奉献、拼搏、坚韧、协同”的精神品质激励着南工大学子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时至今日,女垒精神已成为学校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在第四次党代会报告中得以彰显,并被列入学校获批的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文化建设重点项目。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着力传承革命基因,擦亮红色印记,紧紧围绕“六专题一实践”,“清单式”细化任务、“压茬式”跟进指导、“沉浸式”推进学习,党史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党史经典天天读”支部接力、“使命的勋章”原创红色舞蹈诗剧、“百年梦想”主题诗会等活动参与面广、点赞率高。广大师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党史观,准确把握并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从舞台到广场 提升校园文化成色
因丰富的第二课堂美育实践,南京工业大学散发着别样的人文气息。2016年,该校被评为全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试点单位,7所顾问高校之一。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引领下,学校构建了美育第一课堂通识课、第二课堂美育精品课程、社团美育教育系列课程三位一体的美育课程资源。
钱理群、阎崇年等百余位著名学者走进明德大讲堂、艺馨讲堂、周末艺苑;话剧、越剧、昆剧、淮剧、音乐剧等形式多样的高雅艺术作品登上学校舞台;音乐会、迎新晚会、十佳歌手大赛轮番上演;真经乐学、实践乐行、创新乐研、文体乐娱、奉献乐善、网宣乐E等主题文化活动长年不断。学校坚持思想性、知识性、参与性相统一,坚守高雅、厚重、和谐的文化品位,分层分类、项目化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为青年文艺需求搭建了广阔的舞台,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获得师生广泛认可。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艺术团队:大学生艺术团交响管乐团多次走进兄弟院校和中小学演出,被授予“江苏省省级优秀大学生艺术团”称号,编创的交响管乐音乐会、音乐舞台剧等多次中标江苏省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校手狮队登上央视,将江苏非遗“永宁手狮”发扬光大;国术、龙狮、双节棍等俱乐部社团成为广大学子展现青春活力的重要舞台。
一年一度的校园马拉松和校运动会成为不少学子大学生活中独特的记忆。每年的校园马拉松一经发布,名额随即被抢空,专业运动员与跑步爱好者一起,教职工带着孩子,校友返校加盟……这里已然不是户外运动者专属的舞台,而成为最受广大师生欢迎和期待的群众体育活动,成为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
2018年,学校开始举办U-RUN校园跑步&健身盛典,全校师生们沉浸式体验了健身时尚和运动魅力,新潮的健身盛典活动一度登上各新闻和视频网站热搜排行榜。
为引导广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营造追求卓越、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学校高度重视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构建起以阳光长跑、品牌赛事(校运动会、校园马拉松、健身盛典、棒垒球文化节)以及校园体育常规赛事为三大板块的大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体系,5年来参与者达10万人次。
强责任重实践 增添特色文化亮色
每逢重要活动,景色秀丽的浦园总会有一群“红马甲”来增亮添色。校红十字救护队、研究生支教团、法立方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者协会……这些南工大人耳熟能详的队伍,像一个个火种,点燃青年学子乐于奉献的精神、坚持公益的力量和实现自我的信仰。
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中南工大学子获金奖,这也是该校连续三届斩获金奖。
校红十字救护队被外界称为“不走的校园现场救护队”,每年为南京马拉松赛和大型公益活动“为爱行走”等多项校外活动提供千余名红十字救护员。南工大研究生支教团目前已招募9届,累计选拔88名优秀的大学生志愿者,分别赴云南宁洱镇一中、四川黄丹学校、利店中学两地三校开展支教工作。“法润青苗——法立方三进普法志愿服务”项目团队分类别、多路径、更精准地开展青少年普法服务。4年来,累计开展普法活动近200次,直接服务青少年2万余人,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团中央等国家部委肯定,斩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青年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培育,将学生参与公益服务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据校党委副书记吴胜红介绍,2016年,校团委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志愿精神普及与服务能力提升的“志善青春”计划,从志愿服务的体系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项目建设等方面强化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目前70%以上的在校学子成为注册志愿者。5年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5000余项,数十万人次参与其中,直接受众近20万人次。
另一批南工大学子则将“责任”写在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实践之中。5年来,学校共组织近千支队伍约10万名学子投入“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当中。他们分成理论普及宣讲团、国情社情观察团、教育关爱服务团、美丽中国实践团、科技信息服务团等,分赴全国各地开展社情民意调研、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宣讲红色文化等,在实践中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绽放青春。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师生挺身而出,迅速投入到抗击疫情的行动中。陈苏、仲兆祥等科研团队发挥专业优势,生产高性能口罩,有效缓解口罩供应紧张局面;辅导员们化身成为“快递姐”“跑腿哥”,为学生分发防疫物资、帮学生送修手机、拿取快递;千余名学子组建青年志愿者突击队,活跃在疫情防控一线,以实际行动传承伟大抗疫精神。
创新创业文化是学校另一张亮丽的名片。学校深挖潜力,学科发展争先进位,聚焦贡献,科技创新亮点频现。“十三五”期间,学校共承担了包括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技术开发转让等各级各类项目8700余项,科研经费近23亿元,获得6项国家科技奖励,奖励等级和数量均居江苏省省属高校前列。在2021年春季学期,学校教师发表4篇《自然》《科学》 正刊论文,产出了一批一流科研成果。
学校坚持扎根大地、贡献社会的发展理念,主动将创新链对接产业链,推动产学研深入合作,重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积极推进校地融合、产教融合,着力培育和孵化高科技产业,“久吾高科”等多家公司成功上市,“面向制浆废水零排放的膜制备与集成技术”让陷入绝境的南通王子造纸百亿元项目重生。一批校内外新型研发机构应运而生;3个研究所成为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所;15家新型研发机构在南京9个区落户;建立连云港工业技术研究院等11家产业研究院;打造张家港产业学院、常州西太湖产业学院等新型政产学研共同体;组建六合分中心等13家技术转移分中心,产学研用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了校地创新载体在成果转化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
近年来,通过双创教育来提高青年学子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已成为全校上下的共识。学校持续构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SYB和GYB等创业类课程、大学生创新实践开放项目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学生科技创意竞赛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竞赛体系、师生协同科研创业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能力;预创业孵化园、创客梦工厂、大学科技园等平台的搭建,推动着学生的创业实践。
“8天在线”是很多南工大学子熟悉的创业典范,团队先后在学校预创业孵化园、南工劝业公社孵化后,成为南京市首批培育独角兽企业,先后于2015年、2016年分别获得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南工大学子连续10年收获全国特等奖,多次获得“挑战杯”特等奖。
2017年,南京工业大学相继获评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8年底,校第四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奋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新的战略目标。“以创业型大学为奋斗目标,既是对历史的传承,也是对现实的透视,更是对未来的畅想、对使命的担当。”校党委书记芮鸿岩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