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我国锂电行业的高光时刻,从锂矿原料到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锂电化学品,再到终端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整条产业链产销两旺,风光无两。锂电池成为行业内竞相关注和布局的香饽饽,资本市场相关概念股应势而升,短期内涨幅喜人。无论是产业资本还是金融资本,都将锂电产业链作为长远布局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主赛道之一。
锂电产业链会是资本市场又一个昙花一现的概念吗?亦或是一轮长周期新兴产业发展的前奏?笔者分析认为,此时锂电热绝非偶然,它是产业多年蓄势待发后的产物。而国家“双碳”战略的推出,则是它从量变到质变的催化剂。顺时应势,欣欣向荣,多因素改变了锂电产业链的供需曲线,包括锂电化学品在内的锂电全产业链市场持续红火,值得高度期待。
政策和产业双重加持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即开始锂电池的研发工作。2012年之前,我国锂电池主要应用于数码产品,占比达到93%,产能规模较小。2012年6月份,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对动力电池技术研发给予扶持,此后动力电池在电池市场的份额占比才逐渐提升,到2018年动力电池占比更上一层楼,达到60%左右。另外,自2015以来,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也对动力电池构成了强劲支撑。
为促进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明确了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在政策体系的强力支持下,我国动力电池技术水平快速进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过大浪淘沙的动力电池市场集中度也持续提升。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背景不得不提及。那就是为防止气候变暖,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签订了《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这进一步推动了全球能源技术的变革以及市场的剧烈重塑。在新能源汽车先驱特斯拉等新兴科技企业的带动下,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获得暴发式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应势而为,不断进行着技术升级和产品优化,同时加快市场重塑的探索。在政策和产业的双重推动下,我国迅速跻身全球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生产大国,也成为国外汽车巨头重点布局和开拓的市场,一时间国内锂电产业链呈现产销两旺的火热势头。
经过长期的产业积淀,又有政策和产业的双重加持,我国已形成从锂原料到新能源汽车完备的锂电产业体系,同时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国的锂电产业链在2021年大热是有足够支撑的,并非单纯的概念炒作,这种综合实力必然支撑产业走得更为久远。
“双碳”催生增长潜力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疫情迫使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出行方式发生显著变化,居家办公、步行或电动车出行更显常态化。随着中国3C标准执行,两轮车锂电池应用率提升,铅酸电池电动车被逐步替代,锂电轻型电子产品及两轮车锂电池需求持续增加。此外,随着国内共享电单车市场的崛起,2020年国内共享电单车投放量同比增长310%,换电柜投放量增长150%,这些也带动上游锂电池需求快速增长。
当前,“80后”“90后”已逐渐成为汽车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科技感、经济性是他们更加看重的汽车产品属性。新能源汽车凭借低使用成本、高科技设计外观,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的年轻粉丝群体,这也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除了国内动力电池需求持续增长外,我国动力电池重要的出口市场——欧洲的动力电池需求也在快速增长。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爆,加上欧洲国家对电动两轮车的高额补贴,当年欧洲占我国锂电池出口总额比重达到29.2%,带动了国内两轮车以及上游锂电池出口快速增长。
如果说上述因素是锂电池火热的必要条件,那么2021年“双碳”政策的落地和持续发力则是中国锂电产业链市场火热的重要催化剂。
2020年,我国正式提出“双碳”目标,并在2021年全方位落地。受此带动,全国涉碳产业迅速掀起一股降“碳”风。在交通行业,最大的影响和变化就是新能源汽车开始加快走进大众生活。近两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逐渐成熟,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片大好景象。而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主要有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两大类,但和锂电池相比,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国内目前还尚未成熟,能耗较高且燃料电车的售价和维护费都要比电动汽车贵。因此,就国内目前情况来说,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应用方面依然牢牢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预计达到256.6万辆,将增长175.3%,继2020年之后继续呈现翻番式增长。这样大体量的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进一步拉高了国内市场对锂电池产品的需求。
原料难题急需破解
锂、钴、镍是锂电池生产的原料端。全球锂、钴、镍资源集中度较高且呈寡头垄断特征。中国的锂资源相对丰富,整体储量全球排名第四,但因禀赋不佳,产能利用率依然不高。
据统计,2019年我国锂原料产量约7500万吨,占全球比例仅10%,而锂盐消费量占全球消费量的49%,这意味着我国大量的锂原料需要从国外进口。
钴原料主要应用于电池消费领域,电池用钴占比达到80%以上。但我国的钴资源占全球储量的2%左右,匮乏且分散,需要从刚果进口。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钴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约为5.28万吨,而出口量仅0.13吨,贸易逆差严重。
我国的镍资源主要应用于不锈钢,电池镍消费量较低,但我国的镍资源也不丰富,镍矿进口主要依赖印尼和菲律宾。
从全球来看,智利和澳大利亚锂资源最为丰富,合计占到全球的66%。自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上游锂矿开采受多方因素限制,原材料企业未能按照预期实现扩展计划,供给端基本没有新增产能,只有部分矿山、盐湖产能利用率提升,锂产量从2019年的8.6万吨到2020年的8.2万吨,已呈现负增长态势。2021年,国际锂电产能虽有所增长,但产能释放需要一定时间。智利本土受自然灾害及疫情影响,货物滞留,产能供应延缓,形成锂盐供应缺口。刚果同样受疫情影响,陆运效率下滑30%~40%,钴原料的折价系数上涨至92.5%,创历史新高。
未来,随着国内外锂矿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当前关键原料供应紧张的局面或有所缓解。但就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来说,我国还应当从国内寻求锂、钴原料的稳定供应渠道,加快突破锂矿开采技术,提高锂原料产能利用率,以满足未来几十年内我国市场对锂电池的需求。
综上,我国锂电池经过多年的发展,实力显著增强,行业蓄势待发具备坚实基础,而“双碳”政策的出台更是催生了新的增长潜力。但原料供给端却没有及时跟上市场需求,需求曲线的上升与供给曲线的下降势必会产生更高的市场价格,国家对锂电产业链的这一供需矛盾需要予以足够重视并加快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