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废塑料化学回收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针对此,业内人士整理分析国内外科研和商业发展成果后指出,保守估计化学回收的潜在市场规模在万亿级别,预计2030年化学回收将占全球废塑料处置市场的17%。中国或将成为全球废塑料回收最大市场。有市场人士表示,化学回收将是环卫固废和石化行业在碳中和时代的“第二增长曲线”。
潜在市场规模庞大
以中国为例,中国废塑料增量而言,住建部、塑料协会、中国工程院等相关机构数据显示,人均生活垃圾每日清运量平均水平为1.1千克左右,其中塑料垃圾质量占比为12.1%,由此,中国2021年新增塑料垃圾总量可能会达到7000万吨左右,其中约50%左右可以通过化学回收处置。存量而言,据统计,中国塑料制品产量累计超过12亿吨,其中90%以上可能最终变成垃圾。中国仅生活垃圾源的填埋场塑料垃圾体量可能在4亿吨以上。由于质量太差,无法物理回收,焚烧处理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再加上工业、农业、医疗、危废垃圾源的废塑料,我国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中的废塑料可能超过4.5亿吨,化学回收是未来关键的处理技术。
据统计,中国人均垃圾产生量基本处于全球平均水平。按照人口数量计算,全球废塑料体量大约为中国的5倍,即全球每年新增塑料垃圾4亿吨左右,其中约2亿吨可通过化学回收处理。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中的废塑料约有23亿吨,或只能通过化学回收处理。
业内人士表示,根据实际生产经验,以主流的液化工艺为例,新鲜垃圾的化学回收转化率约为75%,填埋场陈腐垃圾中废塑料的化学回收转化率约为60%。科茂化学回收研究院根据近年来化学品价格估算,在不考虑环保溢价的前提下,新鲜塑料垃圾的化学回收市场规模在千亿级别,存量塑料垃圾的市场规模在万亿级别。
产业链联动已开始
根据麦肯锡公司研究报告,2016年全球产生的塑料垃圾,40%被填埋,25%被焚烧,19%被遗弃到环境中,仅有16%被回收。在这16%被回收的塑料垃圾中,物理回收占比12%,化学回收占比不足1%。
随着全球废塑料回收再生技术提升和产能增加,预计到2030年,废塑料回收率有希望达到50%,其中物理回收占比22%,近乎翻倍,化学回收占比17%,增长空间巨大。科茂化学回收研究院认为,化学回收占比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包括:刚性需求增长、100%原生塑料税收增加、消费者环保偏好增强,使化学回收消费后回收塑料(Post-Consumer Resin,PCR)需求增加;技术水平提升、相关政策鼓励、未来预期看好,使化学回收PCR塑料潜在供给能力增加。
作为化学回收市场发展的重要节点,2018年,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作启动“新塑料经济全球承诺”,化工、包装和品牌巨头陆续做出承诺,使塑料循环经济从可做可不做的理念变成了企业可持续部门和产品部门的绩效指标。
建立和扩充PCR塑料产能和产业链,成为近几年化工巨头的重要战略。以利安德巴赛尔、SABIC、BASF、壳牌、陶氏、埃克森美孚等化工巨头为主要成员的40多家跨国企业建立“终结塑料废弃物联盟(AEPW)”,承诺投入15亿美元,帮助终结环境中的塑料垃圾,同时承诺为客户提供PCR塑料。
然而,化工企业较少有化学回收技术和项目的储备,为在可持续转型时期稳定服务已有客户,开拓可持续树脂新市场,化工企业正在积极投资或整合PCR塑料的技术和项目。此外,品牌和包装企业为完成其全球承诺,同时以合理价格获得PCR塑料产能,也在积极投资或与化学回收企业合作。
全球最大市场或在中国
科茂化学回收研究院认为,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中国14亿人口,大城市多,人口密集度高,拥有全球最大的塑料垃圾体量和集中度;二是随着中国垃圾分类、无废城市、循环经济、越来越明确的垃圾资源化目标等施行,过去不被分离出来的塑料垃圾逐渐可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地从垃圾中分离出来;三是如果塑料垃圾被大量分离出来,因其混合性和受污染,化学回收将成为塑料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绕不开的解决方案;四是中国的化学回收企业已经过10余年技术积累,拥有世界前沿的技术,虽然短期内仍受政策不完善的限制,但具备大规模、快速发展的基础。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多国推进实施相关政策,开始支持垃圾分类、资源化以及塑料污染治理推进,废塑料化学回收市场前景光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