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主办的“天然气原料合成氨、甲醇生产技术经验交流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指出,“十三五”以来,天然气合成氨、甲醇行业发展取得显著进步,但也存在天然气供应不足、节能降碳技术开发滞后、原料价格波动大、产品结构单一、单位产品能源消耗相对偏高等制约行业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
顾宗勤分析说,目前在能源供应和价格波动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从国际方面看,2021/2022入冬以来,全球天然气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上涨4-10倍不等,走高的天然气价格助推了电价的升高,欧洲电价攀升至近十几年最高水平,超过每兆瓦时100欧元。现在的时局告诉我们:供应安全仍然是天然气市场的主要风险,正值清洁能源转型之际,保障能源供应尤为重要。国内也是如此,第四季度以来部分氮肥、甲醇企业深切感受到了天然气(和煤炭)、电价的双上涨的压力。
面对能源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因素和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以及行业存在的问题,全行业如何适应形势,如何落实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委的 精神,保证国家粮食安全。顾宗勤强调,天然气合成氨、甲醇行业下一步应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做好保供稳价工作。顾宗勤分析说,目前,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产能在占20%左右,约占合成氨总能力的五分之一。国家要求化肥企业要“保供稳价”。我们气头氮肥企业也必须积极响应号召,勇于扛起重担。初步测算,近几年合成氨生产所需天然气总量约110亿立方米。我们必须继续呼吁有关部门,确保合成氨产所需天然气供应。企业要合理安排开停车时间,在天然气充足供应的时候,要尽可能提高产能利用率,多产化肥。在冬季天然气供应紧张时期,安排检修。企业还要加强价格自律,自觉接受监督,带头控住自己的氮肥出厂价格,维护全国市场稳定,保障农民利益。
稳步提高绿色发展水平。顾宗勤指出,现阶段,国内合成氨、甲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与能效领跑者企业以及国内先进值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氨技术路线》(Ammonia Technology Roadmap)报告显示,天然气生产的最佳可用技术(BAT)能源绩效水平为28 GJ/t,每吨氨产生约1.8吨二氧化碳。
据了解,国外已投产项目中最低可达到27 GJ/t,而国内最低消耗接近30 GJ/t,可见国内气头合成氨装置在能耗和碳排放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的潜力。目前,中海化学、云天化、重庆建峰等单位正在进行节能降碳改造,中海化学尿素装置改造后预计可节约蒸汽7.2万吨,节能量7780吨标煤;云天化吨氨综合能耗可降低至限额标准先进值(1050kgce/t NH3)以下;重庆建峰吨尿素蒸汽消耗预计可降低100kg以上。
持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顾宗勤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目前每个企业都存在很多问题,如安全、环保、节能、降碳、发展和管理等,这些问题还又相互交织。要解决这些问题,最为根本的、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靠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企业一是要注重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善于挖掘内部创新潜力,用好创新人才;二是要善于交流,学习外部的经验和成功做法。要将创新的成果融入到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
积极做好行业标准工作。顾宗勤指出,标准是行业发展的标杆,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有效标尺。近期,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相继发布了《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等 ,对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积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这次会议中海化学将介绍《天然气、焦炉气制合成氨、尿素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分级标准(大气污染物)》,并征求大家意见。该标准是氮肥协会所有立项计划中第一个气头氮肥生产标准,也是第一个由重点气头企业牵头制定的标准。为了使标准更具广泛性,希望有更多的气头企业积极参与制定,反馈意见建议。此外,企业也要积极对标行业先进,在节能降耗、绿色低碳、产品多元、安全环保、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寻找差距,总结经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管理水平。
加强企业交流。顾宗勤表示,今后氮肥协会要把气头企业技术交流会议列入年度会议计划,每年定期召开,加强气头企业间的互动。企业无论大小,皆有长短,希望各企业代表积极交流研讨热点难点,消化吸收同行先进经验做法,同时也要积极向协会反映问题、诉求,协会将发挥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向有关单位反映,协调解决,以助推行业稳步前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