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话,2030年形成非化石能源消费格局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
《意见》明确了四大方向:
(1)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 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
推动构建以清洁低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对区域内现有煤电机组进行升级改造,探索建立送受两端协同为新能源电力输送提供调节的机制,支持新能源电力能建尽建、能并尽并、能发尽发。
(2)到2030年形成非化石能源既基本满足能源需求增量又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
“十四五”时期,基本建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框架,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标准、市场和监管体系,构建以能耗“双控”和非化石能源目标制度为引领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机制。到2030年,基本建立完整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形成非化石能源既基本满足能源需求增量又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全面增强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
(3)完善和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 促进绿色电力消费
推进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建立绿色能源消费认证机制,推动各类社会组织采信认证结果。建立电能替代推广机制,通过完善相关标准等加强对电能替代的技术指导。完善和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促进绿色电力消费。鼓励全社会优先使用绿色能源和采购绿色产品及服务,公共机构应当作出表率。各地区应结合本地实际,采用先进能效和绿色能源消费标准,大力宣传节能及绿色消费理念,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高水平绿色能源消费示范建设,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用能。
(4)加强新型电力系统顶层设计
加强新型电力系统顶层设计。推动电力来源清洁化和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适应新能源电力发展需要制定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鼓励各类企业等主体积极参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现有电力系统进行绿色低碳发展适应性评估,在电网架构、电源结构、源网荷储协调、数字化智能化运行控制等方面提升技术和优化系统。加强新型电力系统基础理论研究,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研究制定新型电力系统相关标准。
政策助力能源结构调整,几大材料增长需求值得关注
碳中和背景下清洁能源持续增长。在碳中和背景下,国内及海外发电结构向清洁能源倾斜,清洁能源中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为主要发展方向,其中我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比 重分别已由 2016 年的 0.7%和 3.6%上升至目前的 2.3%和 6.9%,但我国清洁能源的占比较欧盟仍低约 30pcts。现阶段,国内外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均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如今,受政策加持,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的未来发展空间全面打开。预计从 2022 年起,风电、光伏将进入更快速发展期。
★光伏产业链上的原料都值得关注
硅片、胶膜、背板是光伏发电的关键材料。
硅片:核心原料三氯氢硅中短期供需预计偏紧。目前国内多晶硅主要采用改良西门子 法生产工艺,部分采用硅烷硫化床法。其中前者所需的核心原材料是三氯氢硅,三氯氢硅 通过工业硅制备合成。目前国内多晶硅扩产迅速,预计至 2022年行业将新增 95万吨产能, 但三氯氢硅未来两年新增产能较少,据测算,2021/2022 年三氯氢硅总需求分别为 44.8/51.0 万吨,供需缺口分别为 4.5/6.3 万吨,中短期供需偏紧。
胶膜:关注单玻向双玻过渡催生的 POE 需求及其国产化。目前全球光伏组件正处于从单玻向双玻的过渡期,据 CPIA 预测,2025 年全球双玻组件渗透率有望从 2020 年 29.7% 提升至 60%。在乐观情况下,预计至 2025 年全球光伏胶膜需求有望达到 36.0 亿平,CAGR 为 18.7%,其中 POE 需求有望提升至 13.69亿平,CAGR 为 40%。
背板:透明背板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相较于普通背板,透明背板可适用于双面电池, 提升发电效率。相较于光伏玻璃,等面积透明背板更加轻薄,且抗紫外线、耐盐碱性能更 加优异。因此在工商业屋顶项目和人力成本较高地区,透明背板有着绝对的优势。目前赛 伍技术、中来股份、旗滨集团等都开始布局透明背板赛道,随着技术进一步成熟,透明背板成本有望降低30%左右,市场占有率也有望不断提高。
★风电加持环氧树脂产业链需求
风电的叶片大型化为相关材料带来发展机会。风电叶片主要由增强材料(梁)、基体 材料、夹芯材料、表面涂料及不同部分之间的结构胶组成。
为达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为20%,2030年风电总装机至少800GW的目标,未来10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年均增速需保持11%的水平。风电行业迎来发展风口,风电相关复合材料和环氧树脂等化工材料也将保持明显的增量,据行业预测,每年环氧树脂用在新增风电叶片上的需求量将达到20万吨之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