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国家层面的政策提及氢能,意味着国家对氢能产业更加认可,或将进一步支持该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氢能全产业链加速发展,但在制氢、储运、加氢、应用等环节亟待进一步协同发展,同时氢在储能、工业领域脱碳方面的潜力有待挖掘。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在2月10日发布的《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完善充换电、加氢、加气(LNG)站点布局及服务设施,降低交通运输领域清洁能源用能成本,统筹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能源供应安全保障,探索建立氢能产供储销体系。对此,多位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氢能全产业链加速发展,但在制氢、储运、加氢、应用等环节亟待进一步协同发展,同时氢在储能、工业领域脱碳方面的潜力有待挖掘。
氢气的危化品属性是制约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制氢体量、储运氢规模、加氢站建设等都因此面临挑战。虽然目前没有 明确将氢能正式纳入国家能源体系,但业内呼吁从未停止。
PGO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周元表示,目前氢能产业面临高昂的储运成本和安全性等问题,只有将其正式纳入能源体系,赋予其能源属性,才能在管理方面获得更大突破空间。
张家港氢云新能源研究院院长魏蔚认为,《意见》将氢能利用与天然气、电力、石油等能源并列提及,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氢能在国家层面的管理正往能源方向转变,已逐渐进入能源体系考量范围。同时也表明,氢能在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
“越来越多国家层面的政策提及氢能,意味着国家对氢能产业更加认可,或将进一步支持该产业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部长、研究员景春梅告诉记者。
随着国内氢能产业加速发展,氢能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氢气产量呈持续增长之势。行业预测显示,2030年我国氢气需求将达到3500万吨,在终端能源系统中的占比将达到5%;到2050年,上述占比将至少达到10%,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产业链年产值约12万亿元。
“在‘双碳’目标下,氢能将是重要的能源之一。我国虽是氢气生产大国,但目前仍以灰氢为主。”周元称,发展氢能应以实现规模化的碳减排为主要目标,绿氢是未来制氢端的重要发展方向。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毛宗强此前告诉记者,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在国内已获认可,随着各地规划布局和技术进步,可再生能源电价走低将不断降低电解水制氢成本。在碳排放和经济性上,绿氢短期内可与化石能源制氢相比,这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化石能源制氢规模缩小。
公开信息显示,“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在绿氢部署规模、电解水制氢设备市场等方面迎来大幅增长,新疆、内蒙古、河北等多省区均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制氢政策并已落地相关项目,多家企业也纷纷布局可再生能源制氢业务。
“以绿氢为方向,氢能产供储销体系在政策支持下有望加速完善。不过,目前我国绿氢生产规模较小,储运效率不高,需要在电解水制氢设备、液氢和氢气管网储运的布局力度、技术水平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魏蔚提醒。
除了扩大供氢规模外,挖掘氢在储能、工业脱碳领域的潜力,也将提升氢能市场需求,扩大氢能产业应用规模,加速健全氢能产供储销体系。
根据国务院2021月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到202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0%左右,到2030年,这一比重将达到25%左右。魏蔚认为,从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势头看,单纯依靠电网消纳是不够的,还需建立新的传输和消纳体系。“以氢储能与绿氢制备的方式进行可再生能源消纳、供应,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
景春梅也认为,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离不开储能建设,目前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时间短且规模较小,而氢能是集中式可再生能源跨季节、长周期、大规模储能的最佳方式。
就氢能在工业脱碳领域的作用,景春梅举例称,炼钢领域的还原剂可用绿氢替代焦炭,煤化工领域可用绿氢作为化工原料。“氢能在难以通过电气化实现脱碳的工业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对于《意见》提出的探索输气管道掺氢运送、纯氢管道输送、液氢运输等高效输氢方式,上述专家表示,推进氢气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对氢能产供储销体系的建立尤为关键,将为氢发挥储能、脱碳作用提供重要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