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十四五”战略机遇期,综合考虑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石化化工行业发展特点和我国所处发展阶段,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市场主导、科技创新、绿色安全、开放合作为基本原则,确定了我国石化化工行业2025年发展目标,聚焦创新发展、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安全发展等六大重点任务,清晰勾勒出了我国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路线图,为企业“十四五”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化工大国向化工强国跨越的关键五年,是全球石化化工企业竞争格局的重塑期,也是中国中化推进“两化”融合的突破期,是迈向使命引领型战略的转型期。中国中化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关于两化重组的决定,认真落实《意见》要求,以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科学至上”,深入两化融合,优化全球经营,从社会、客户、股东、员工四要素全面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化工企业。
结合《意见》中确定的四项原则,中国中化提出了聚焦主业、科学至上、低碳发展、市场导向、以人为本等十项发展原则,“十四五”期间推进实施“产业发展战略”(简称123战略),即紧扣1个战略定位、扛起2大产业使命、实施3大转型升级。中国中化将坚持“以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为引领,以石油化工为支撑,以环境科学为保障,科技驱动的世界一流综合性化工企业”的战略定位,瞄准促进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化工新材料产业补短板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承担央企产业使命,创建全球领先的农业科技公司和世界一流的化工新材料公司;实施由单一产品向产业链升级,由提供产品向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升级,由传统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的企业升级。中国中化将通过三个五年计划,以“三步走”战略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化工企业。
中国中化将积极部署落实《意见》提出的六大重点任务,助力主要目标的达成。
产业结构方面
中国中化将依托现有产品基础,通过延链,发展相关高附加值产品;通过补链,发展贯通产业链的关键中间体;通过强链,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规模效应;将产业竞争由产品竞争升级为产业链竞争,积极打造十条优势产业链和五条潜力产业链。一方面打造现代种业、植物保护、动物营养等生命科学产业链,促进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打造环氧树脂、聚碳酸酯、氟材料、硅材料、特种纤维、电子化学品、锂电池材料等材料科学产业链,加快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补短板。
产业布局方面
产业布局方面,中国中化将积极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国内重点建设四个大型一体化基地和若干专业化、特色化基地,国际进一步优化区域产能布局,提高成本竞争力和客户响应速度,提升全球化运营水平,实现世界水平+中国成本+世界市场的发展模式。
创新发展方面
中国中化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积极打造化工新材料原创技术策源地,组织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重塑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实现高尖端科技的自立自强;同时,将构建以科技创新成果驱动主营业务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建立中央研究院创新机制。
数字化转型方面
中国中化将全面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聚焦集团管理、资源共享、产业协同三大方向,积极运用数字化技术,通过打造全在线、全连接、全协同的数字化环境,以“云上中化”实现数字化质效提升,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升级发展,建设“线上中化、数字中化、智能中化”,发挥数据要素驱动作用,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绿色低碳方面
中国中化将认真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要求,切实履行央企使命,争做“碳达峰、碳中和”大考中的排头兵和践行者,结合自身的产业特点和技术优势,以能效提升和产业升级为主要路径,实现源头减碳、工艺降碳、末端用碳,持续加大减排力度,推动公司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安全发展方面
中国中化将坚持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健康发展和科学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创造世界一流HSE绩效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坚持体系引领、专业提升、文化驱动、资源保障,致力打造HSE核心竞争力,建设健康中化、安全中化、绿色中化。
中国中化将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对两化重组的重要批示精神和王勇国务委员在中国中化成立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意见》要求,锐意进取、勇于争先,优化资源配置、聚焦主责主业,深入推进重组后的整合融合和转型升级,打造世界一流综合性化工企业,引领行业升级和变革,促进我国加快从化工大国迈向化工强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