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气候政策承诺的压力越来越大,引发了碳捕获和储存(CCS)技术的繁荣。
由于世界继续沉迷于化石燃料,CCS技术可以提供各国政府一直在寻找的净零解决方案。几个国家政府已经建立了战略和基金,在未来几十年增加CCS项目的数量,旨在使他们经济脱碳。
据美国油价网7月9日报道,来自国际能源署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去年COP26气候峰会后全球参与者建立的期望,促使油气公司引入大量的碳削减技术,以实现更清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现在,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大力投资减碳和储存技术,以确保本国经济在未来几十年实现脱碳,符合《巴黎协定》的承诺。由于世界继续沉迷于化石燃料,CCS技术可以提供各国政府一直在寻找的净零排放解决方案,以实现气候政策的承诺。到2021年,所有正在运行或在建的CCS设施每年的二氧化碳捕获能力约为4000万吨。到2030年前,目前已经宣布的运营将使这一数字上升到每年1.9亿吨二氧化碳。尽管预测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捕获能力在3.5亿吨至17亿吨之间,到目前为止,将CCS技术应用于油气开采的主要缺点是成本增加。不过,如果引入碳税,很可能会鼓励企业在运营中使用CCS设备。
荷兰跨国银行和金融服务公司荷兰国际集团(ING)认为,CCS技术将成为减少碳排放的重要工具,因为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全球一些国家仍将继续依赖化石燃料。 然而,由于CCS技术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国政府将不得不通过将其纳入气候政策、补贴设备成本、提供税收减免或其他碳捕获奖励措施来激励能源公司使用CCS技术。
为此,英国在2020年设立了碳捕获与储存基础设施基金(CIF),预算近12亿美元。英国政府认为,碳捕获、使用和储存(CCUS)以及氢气,将对实现英国的气候承诺至关重要。作为计划的一部分,英国政府希望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至少建立两个CCUS设施群,到2030年前建立四个CCUS设施群,以期在2030年底前捕获1000万吨二氧化碳。
在美国,美国能源部(DoE)宣布了一份意向通知,拟投入22.5亿美元用于增加全国范围内的碳储存项目数量,项目所需资金来自美国的《基础设施法》。每个碳储存项目将有能力储存至少5000万吨捕获的二氧化碳,相当于1000万辆内燃机汽车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
美国能源部还计划出资9100万美元推进关键的碳管理技术。这个计划支持了美国到2050年前实现净零经济的目标。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政府宣布了一项1.7亿美元的计划,以促进CCUS在该国的运营。澳大利亚政府的这个战略旨在鼓励国内和国际研究合作,并降低技术采用的成本。CCUS中心与技术项目支持政府的技术投资路线图,旨在降低二氧化碳压缩、运输和储存的价格,以鼓励更多的吸收。
7月,澳大利亚AspiraDAC公司宣布了一项新的CCS技术,这表明澳大利亚正在迅速赶上欧洲和北美的同行。这台帐篷大小的太阳能机器采用了直接空气捕捉(DAC)技术。AspiraDAC公司已经签署了一份价值70万美元的合同,预计到2027年前将推出180台太阳能机器,以每吨1000美元的成本捕获并存储500吨二氧化碳。
环保组织呼吁在欧洲采取更有凝聚力的方法来进行碳捕获。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已经非常明确地表示,如果我们希望到2100年将碳排放减少到全球气候变暖不超过1.5℃的水平,一些行业将必须将CCS技术纳入其运营。
欧盟委员会已将CCS纳入其Fit For 55气候提案,并于去年启动了CCUS论坛。然而,气候组织认为,如果各国要实现其CCS目标,就需要在欧盟层面制定一个更具战略意义的政策框架。目前已有50个CCS项目正在进行中,其中许多项目需要跨境运输和储存二氧化碳。
目前世界上几个国家政府已经建立了战略和基金,在未来几十年里增加CCS项目的数量,旨在使他们的经济脱碳。然而,世界政治大国现在必须考虑采用区域性的CCS方法,以确保它们的努力具有凝聚力,并确保二氧化碳能够在适当的地点高效地运输和储存,必要时可以跨越国界运输和储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