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能源·化工30人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上,多位嘉宾围绕新发展形势下中国能源和化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谋大势、抓趋势、瞻未来,贡献了精彩纷呈的饕餮盛宴。今日刊登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石化集团原董事长傅成玉的精彩发言,让读者先睹为快。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背景下,世界变化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已往的认知能力。在预测事态今后的可能走势及对未来世界格局的影响中,我们隐约感到更复杂、更严重、更超出我们想象的事情还没到来。所以,我们要按照党中央要求,用底线思维,从最坏处打算向最好处努力,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努力保持中国自身发展的安全,实现安全的发展。在当今新的国际环境下,我们用新的视野从新审视我国能源安全问题。
能源安全问题对中国是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不断壮大,能源消耗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继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超过74%之后,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超过46%。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大的经济规模,这么大的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使我国经济发展安全性,随时都处在风险之中。
解决好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是现实的、是紧迫的、是不能等待的。
我国有潜力、有能力解决好能源安全问题
能源安全问题,本质上是经济安全发展的问题。在当今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下,重新审视我国能源安全,要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所谓最坏处就是要准备在海外石油天然气断供的情况下,我们的能源也要有能力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安全。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要把能源安全问题,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上。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抓好落实。中国是否有这个能力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国完全可以做到在极端和断供情况下保证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安全。我们要有这个自信,我们也完全有这个潜力。 那么,我国能源的潜力在哪里?
一是我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能源生产大国。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70%是靠国内生产的。二是我国已有的能源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我国经济总量很大,但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并不很高。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已接近尾声,同样我们的工业化水平也是很粗放的。我国能源的使用和管理,无论从制度上还是从政策上都不是从能效的统一规划与管理出发,而是从满足能耗和总量需求着手,导致大量的能源浪费。三是节能和提高能效是我国最现实、最有效的能源资源。长期以来,中央一再强调节约优先的国家政策,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潜力仍然巨大。关键是我国能源使用与管理不是把能效放在第一位,不是在能效上统一规划和考核。其结果是我国单位GDP能耗远远高出世界平均水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7倍,是发达国家的2~3倍。这是没有道理的,但却是有原因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在能源生产、能源转换、能源运输和能源使用各个环节,都没有从能效角度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都存在着巨大的节能和提高能效的潜力。就节能潜力来说,我们至少可以节省30%~40%的能耗来实现同样的GDP总量。因此,我建议从国家层面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能效管理的规划、制度、政策和考核方法,把我国能源的巨大潜力充分释放出来,把能源安全牢牢抓在自己手上。
除此之外,我国在能源发展的另一个更大的潜力是新能源。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大的国际环境下,以太阳能和风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如火如荼方兴未艾。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已经具备大规模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无论是从能源安全角度,还是从我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安全发展的角度,新能源都将是未来的主角。根据过去的计算,到2030年,我国人均GDP将翻一番,到2050年至少还要再翻一番,届时电力的需求就可能达到今天的3倍左右。这些未来能源需求增量绝大部分都要来自新能源。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不仅是解决我国能源安全的长期可靠保障问题,更是涉及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只要我们紧紧抓住节能、提高能效,紧紧抓住大力发展新能源建设这两个把手,我国就有能力应对能源上的极端挑战,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发展。
抓住机遇及早布局,构建国际能源供需新版图
俄乌冲突还会进一步演化,也将会导致现有国际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和能源格局的进一步分化。其中,能源供需将形成新的板块化格局。制裁将使欧洲逐步彻底取消来自俄罗斯的能源供给。而俄罗斯也不得不寻求新的替代市场。这就为中国通过能源合作,构建新的能源供需新国际格局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中国联合国际力量,扩大区域性经济政治平台,应对美国和西方的扼制和打压创造了好的条件。
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组织等国际组织组建能源合作机构,制定能源合作规划、计划、原则、机制和具体操作规则,落实具体合作项目。二是鼓励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与俄罗斯能源企业开展合作。三是从能源贸易为主转向直接能源资源投资合作为主。这在过去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已经具备了现实可能性。首先是争取参与被俄罗斯收回的外国投资的股份,越往后俄罗斯经济越困难,越需要外商投资。由于西方的制裁使中国企业有机会参与收购西方公司在俄的股份,同时在俄罗斯资源上的直接投资也成为可能。
总之,我们要认真研究如何更好地大规模利用俄罗斯低成本的能源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