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曝光了2022年上半年违规违约的175家关联方企业名单,拉黑了其中的151家供应商。
根据中石化物资装备部发布的公告,上半年这175家供应商发生了4大类175项违约行为,其中不诚信问题占86%。为此,中石化取消了151家供应商的交易资格,对18家供应商给予暂停交易资格处理,对6家供应商给予通报降级处理。
根据通报,这些违约供应商的不诚信行为大体包括这几类:投标 提供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为无相关获证组织信息,相关证书的获证组织名称与查询结果不一致,或查无此证;增值税发票查验结果为“查无此票”或“不一致”;与其他投标人的投标 特征码一致,保证金缴纳实际付款账号与其他投标人相同;现场复核时发现投标人提供的生产车间、原材料及成品库房等信息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主要生产设备不齐全;相关业绩证明材料不真实;提供的专利证书不存在等等。
早在2015年,中石化就建立了违约供应商曝光制度,一直坚持到现在,基本上每个月都会从廉洁从业、不诚信、质量、价格、延迟交货、服务、其他等方面发布违约供应商相关情况的报告。近年来,中石化在供应商诚信体系建设方面更是下足了功夫,建立了完备的供应商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他们对供应商实施动态量化考评和分级管理,从整体实力和履约情况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供应商实行从零星到五星的评价管理。
质量是中石化检验供应商的重要标准。根据中石化的报告,2015年,有154家供应商发生6大类163项违约行为,其中质量问题占67.5%;2016年1~11月,有94家供应商发生5大类101项违约行为,质量问题占60.4%;2017年,有50家供应商发生5大类50项违约行为,其中质量问题占36%;2018年,有68家供应商发生了4大类70项违约行为,其质量问题占32.9%;2019年1~11月,有59家供应商发生4大类61项违约行为,其中质量问题占34.4%。
诚信是中石化检验供应商另一个重要标准。2020年,根据中石化披露,有41家供应商发生4大类45项违约行为,其中不诚信与质量问题各占40%;2021年,138家供应商发生4大类138项违约行为,其中不诚信问题占78%。
很显然,无论是质量还是诚信,都是选择供应商的不二条件。从中石化拉黑的不合格供应商来看,恰恰是这两个问题占了绝大多数。某种意义上说,中石化的这份不合格供应商曝光名单,也反映出目前国内供应链的一个严峻现实。
据了解,中石化的供应商有数万家。而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供应商的数量数以十万计。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么多的供应商有部分以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或有意或无意地出现不合规、不合法的违约行为在所难免。公布或者不公布这些违约供应商当然都是企业的权利,但要像中石化这样年复一年地把违约的供应商都公之于众,起码要具备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你所有的物质采购和供应过程都必须是公开、公平、公正的,是经得起合规调查的。不然,那些被曝光的供应商怎么会服气?据报道,在这个制度实施之初,还真有被曝光的违约供应商告中石化。但中石化直接发布声明:中石化敬重法律、遵守法规,对违反物资采购规则和秩序、违反采购合同的企业或个人,坚决拿起法律武器予以应对。
中石化为其他企业做了个好榜样。在产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的今天,任何一个企业,不管你有多大都不可能独自打天下,都需要与无数大大小小的供应商合作才能发展。因此,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都是通过覆盖全球的供应链,与成千上万的供应商一起组成了一个产业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建立什么样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如何打造一个诚信高效合用的供应商队伍,对企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对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而从供应商的角度,质量与诚信是行走于市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质量有问题就容易不诚信,不诚信必定是质量有问题。即使是世界著名企业,在利益面前也未必能够挺直腰杆。神户制钢所是日本制造的基础构建者,也是全球知名的钢铁产业供应商,曾经是日本制造业界的神级企业。2017年10月8日,神户制钢所承认篡改部分产品的技术数据,以次充好交付客户。受其问题产品影响的客户在全球超过500家,仅在日本就波及200家企业,涉及飞机、汽车、列车等部件制造。2018年3月6日,神户制钢所社长川崎博宣布辞职并且再次就此事件道歉。这一事件对全球供应商都是一个警示:百年诚信,也会因为一次不诚信而毁誉。
从目前经济大环境来看,企业都处于一个较为艰难的生存期。为争取利益最大化、守住市场份额,不排除部分企业采取极端手段或欺骗手段的可能。想想中石化的严格,想想神户制钢的失败,供应商们还是“守身如玉”为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