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2022中国—东盟石油和化工国际合作论坛”在钦州正式开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报告。报告经中国化工信息周刊编辑整理如下: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实施的元年,也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起步的标志之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各项经贸合作进一步夯实,“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中国连续13年保持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作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今年1—7月,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到5449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15%。同期,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更加紧密,进出口同比增长19.8%,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贸易同比增长7.5%。
今年上半年,中国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大大超出了年初的预期,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13万亿元、同比增长20.9%,实现利润总额7521.2亿元、同比增长24.0%;全行业进出口总额5157.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中国石化行业正在乘势而上,稳中求进,紧抓RCEP新机遇,不断深化合作,全力开创中国东盟石化化工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1.紧紧抓住RCEP全新机遇,继续深化中国东盟石油化工国际合作
今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不仅为中国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商机,让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上的角色和作用得到了巩固和提升,也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未来十年是中国从石油化工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决胜时期,全行业正在打一场面向未来高质量发展的硬仗。我们要充分利用RCEP的全新机遇,激发区域经济活力,深化中国东盟石油化工国际合作,推动中国石化化工行业快速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一是要充分利用RCEP降低关税带来的进口成本降低和出口机遇增多的利好,加强中国东盟之间的贸易合作。中国与东盟在石油化工行业上互补性很强。根据贸易信息统计,目前中国主要从东盟进口初级化工产品及原材料,例如初级形状的塑料、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橡胶等,而东盟国家从中国进口的化工产品主要是化肥、塑料及橡胶制品、农药、乙醇、磷酸和焦炭等,这此产品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的重要货物。
近两年,东盟与我国的石化贸易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进出口贸易活跃。2021年,我国与东盟石化贸易同比增长30%左右。RCEP的降税模式包括“协定生效立即降为零”“部分降税”“例外产品”等。各成员国以“协定生效立即降为零”和“10年内降为零”为主;在“加速关税承诺”条款中,RCEP允许两个或两个以上缔约方基于共识加速降税。关税逐渐降至零,可大幅减少外贸企业和消费者的资金负担,扩大各成员国出口市场空间,并满足各自的进口消费需要。随着RCEP生效,预计到2023年,我国与东盟的货物与服务贸易将会更为活跃,税率的逐年降低及原产地规则的应用,将会进一步加深区域内贸易合作。
二是要充分利用RCEP带来的更开放的投资市场,增强中国东盟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整合和优化。RCEP新的外商直接投资准入规则降低了投资壁垒,带来了更加开放的投资市场。RCEP的缔约国都将被视为同一经济区域,从一个国家生产的原料或半成品被进口到第二个国家进行加工时,第二个国家也会被视为这些原料的原产地,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合理规划,使每个生产环节都可以充分利用各成员国的政策环境优势。
当前,不少东盟国家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初中期,对资金、技术、设备等需求迫切,而中国相对完备的工业基础、较为齐全的产业链、比较庞大的终端市场等优势无法取代,中国和东盟产业链、价值链相互融合的过程,实际上是取长补短、互利共赢的过程。
近年来,东盟石化行业整体发展迅速,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中国和东盟石化企业应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发挥东盟具有资源特色显著、航运便利、成本较低、人口红利等有利条件,加强投资和技术合作,建设新的高水平炼化一体化项目,提升区域内石油化工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
在橡胶领域,中国与东盟的合作除了天然橡胶的进出口之外,近几年,以玲珑轮胎等为代表的中国轮胎企业纷纷借助“一带一路”到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开展投资合作建厂,获得了成本、物流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橡胶工业的升级做出了贡献。
在化纤领域,随着国际纺织行业的转移和分工发展,中国和东盟在化纤纺织产业链的贸易和投资不断推进,中国出口到东盟的化纤数量不断增长,主要国家是越南、印尼、孟加拉,东盟主要化纤生产国包括泰国、印尼、越南、马来西亚等,这些国家对于化纤纱线、面料需求很大。目前我国化纤项目投资以聚酯涤纶为主,国内再生能源受到进口原料限制,也有企业到东南亚投资。无论从技术水平、消费市场规模、还是从产业链互补来看,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化纤领域都能进一步强化各自的优势。
在农化领域,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具有较大的农化市场规模。东盟农化产品总体进口规模大于出口规模,多个国家的农化产品需要依赖进口。中国是东盟国家农化产品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之一。中国和东盟应加强在化肥农药等领域的合作,鼓励双方合作开展投资并购等商业合作。尤其是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化肥供应出现了十分紧张的状况。世界化肥市场出现了“价格飞涨、供给短缺”的混乱局面。面对这种市场短缺机遇,我们应与东盟各国一道共同发挥产能优势、合作共赢。
三是要加强科技交流,加快建设中国东盟更加紧密的科技创新伙伴关系。中国与东盟之间不仅在产业发展、贸易方面互补性强,在科技方面也具有较强互补性。RCEP以构建区域新生产关系为提高区域生产力服务,而生产力中科技发展发挥着引领作用。在RCEP协定生效的背景下,不仅中国与其他成员之间的贸易潜力得到释放,而且RCEP各成员之间的科技交流也将迎来新的机遇。
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传统产业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目前,中国与东盟在科技交流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探索,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中国与东盟积极搭建多层次科研合作平台。中国—印尼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中国—老挝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联合实验室等10个国家级的双边联合实验室平台已启动建设。中国科技部与泰国、菲律宾、印尼等多个东盟国家启动了科技园区合作磋商,共同支持科技型企业和团队创新创业。中国科技部设立的“国际杰青计划”目前已支持多名东盟青年科学家来华开展科研工作。这些合作都彰显了中国东盟的科技创新交流正在日益深化。
我国在石油化工产业链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相比东盟具有比较优势,通过科技创新政策、机制的引领,加强合作建立科技园、开展联合研发、深化技术转移和人才交流等,将会快速提升区域内石油化工行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2.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共同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
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自贸协定、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成以来,中国—东盟自贸区走过了1.0版、2.0版,极大地推动了双方的经济合作。眼下,双方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设3.0版自贸区,是中国和东盟合作中一个新的重要节点,对于密切中国东盟合作,推进RCEP合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不断升级,数字经济等诸多新领域的合作将会进入到自贸区建设之中。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国家,化工行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一。但我国化学工业大而不强,面临着生产效率较低、能耗物耗较高、高端产品不足、系统运行水平参差不齐等“短板”,整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有差距。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加速演进的发展机遇,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石化工业深度融合,通过数字化转型构建石化产业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是石化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
一是要加快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石油化工行业融合。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I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趋成熟,传统行业企业通过不断探索数字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应用,构建符合自身行业特色的智能化场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智能管理能力,加速业务模式转型和优化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例如,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各类生产经营数据统筹管理,挖掘数据资产价值应用场景;通过物联网技术利用先进传感器和传输技术,实时采集汇聚海量数据,实现设备监测、危险源状态监控、物流配送跟踪等应用;通过云计算与5G通讯技术,在线上采销、线上物流、物联网终端连接等方面触达和服务终端用户;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精准营销、智能诊断、主动配送等创新服务。这些数字化手段,将实现石化工业制造过程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生产绿色低碳、产品高值高端、价值链最大化,引领中国-东盟石化工业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二是要加强石油化工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标准是引领发展的制高点。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形成石化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并从基础共性标准、石化关键数据及模型技术标准、石化关键应用技术标准、细分行业应用标准等四类标准的建设确保石化行业的智能化水平。
三是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虽然中国石化行业数字化发展正在加速,但转型步伐快速提升,数字化需求十分强劲,部分示范建设也已取得成效。例如部分先进炼厂的智能工厂建设有力推动了石化企业生产方式、管控模式变革,大幅提高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绿色低碳水平,先进控制投用率、生产数据自动数采率、劳动生产率提升均在10%以上。部分线上营销 通过移动互联网精准触达客户,实现对大宗石化产品采销价格、资源分配等关键环节的线上决策,有力推动业务模式变革,大幅提升了交易服务效率与用户体验。这些示范成果和宝贵的建设经验随着中国-东盟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相互融合,将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中做出重要的贡献。
3.加强交流合作,共筑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未来
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全球面临的共同话题。随着“双碳”战略的推进,绿色低碳经济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东盟是世界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性较强,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转型是东盟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021年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上发布的《东盟能源合作行动计划(APAEC)》(2021-2025)确定了两个目标:一是2025年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提升至23%;二是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提升至35%。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也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坚定不移,又要科学有序推进。”而这场广泛和深刻的变革需要中国和东盟国家携起手来,这项长期的任务更需要中国和东盟国家石化企业共同推进。这就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大工夫:
第一,充分利用好双方在能源和资源方面的互补优势,共同发掘绿色低碳经济的新机遇。为了助力东盟国家加速实现绿色能源转型,我国提出将绿色能源发展作为“一带一路”发展的重点。3月28日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推动绿色能源国际合作,鼓励新能源技术和太阳能发电、风电等企业“走出去”,深化能源技术装备领域合作,重点围绕高效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等开展联合研究及交流。
东盟国家在风电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低风速风电。然而,东盟储量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还未得到有效开发,新增装机能源比例不足5%,其中风能占比仅为1.36%。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风电和光伏产业链上,在国际市场上都有较强的话语权。近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带动了石油和化工相关产业链的迅猛增长。例如,光伏胶膜的原料POE和EVA今年成为国内石化行业的热门产品;风电叶片相关的环氧树脂、碳纤维、结构胶黏剂、风电涂料等化工新材料增长前景看好。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到东盟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配套石化产品和技术有望帮助东盟国家实现更多绿色能源的替代。在这方面,东盟国家石化行业也可以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开发相关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第二,充分开展双方绿色技术领域合作,形成技术共享新机制。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石化行业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新成绩,业内不少龙头企业都在加速绿色技术的工业化应用。例如,许多企业都在关注节能降耗技术的普及,生物基化学品平台化学品的开发,植物油或地沟油生产生物航煤、二氧化碳基化学品的开发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我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正式注气运行,这标志着我国CCUS产业即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开始进入成熟的商业化运营阶段。与此同时,从我国工业发展的经验看,石化解决方案在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国东盟深化合作,为这些绿色低碳技术工业化带来了更广阔的舞台。中国和东盟石化行业应充分运用好已有的技术交流平台,开辟更多细分领域的专业化技术对接通道,共同攻克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的瓶颈,形成从小试到中试再到工业化过程中技术共享的新机制,让双方更多的石化企业受益,也为中国东盟石化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绿色新动能。
第三,充分加强绿色低碳经济全产业链的沟通交流,构建全方位绿色合作新模式。去年11月,我国同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宣布双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开展了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年,加强绿色发展、应对气变、生态环保、能源转型合作,旨在汇聚“绿色动能”。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离不开资金支持。目前中国国内绿色金融相关制度的推行,为我国石化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东盟通过国际合作设立了一系列绿色产业发展基金,成为绿色低碳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更离不开上下游产业链的通力合作,中国和东盟石化产业链在形成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有望进一步建立绿色低碳经济生态圈,形成上下游国内外绿色发展的巨大合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还离不开相关机制的建立和持续完善。这些都需要双方石化行业增进交流与沟通,不断改进合作方式,取长补短,互融互通,构建绿色合作的新模式。
当前,中国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国-东盟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确立、RCEP协定生效,使中国东盟关系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有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中国和东盟各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友好邻邦,我们愿与东盟各国一道,共同推动中国东盟友好合作行稳致远。希望中国东盟石化化工行业能携手并进,共同擘画更加辉煌灿烂的蓝图,为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