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氯乙烷产品用途及国内市场供需情况
二氯乙烷是卤代烃的一种, 简称EDC,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取氯乙烯和聚氯乙烯(简称PVC),另外也用于生产乙二醇、乙二酸、乙二胺、四乙基铅、多乙烯多胺及联苯甲酰,或用作油脂、树脂、橡胶的溶剂,同时也用作谷物熏蒸剂、萃取剂及谷物杀虫剂等,用途广泛。
在乙烯法制取聚氯乙烯的工艺流程中,二氯乙烷作为中间体既可直接进入下游氯乙烯装置,也可以在缺少乙烯或氯气原料时,外购二氯乙烷,作为生产聚氯乙烯原料的补充;另外还可以在下游氯乙烯装置停车时作为产品外销。乙烯法制取聚氯乙烯的产品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图 1 乙烯法聚氯乙烯产品工艺流程
目前中国乙烯法聚氯乙烯生产企业共15家,年产能达619万吨,其中外销二氯乙烷的企业有上海氯碱、新浦化学、天津大沽和江苏瑞恒四家,且供应很不稳定,仅在下游装置停车时外销,供应量占国内需求量的30%不到,其余70%以上需依赖进口。二氯乙烷进口来源国主要有韩国、美国和沙特,占比分别约40%、30%和15%,其它国家进口合计约15%。
目前外采二氯乙烷的聚氯乙烯企业主要有齐鲁石化和宁波韩华,来源以进口为主,约占70-80%,采购量不定。上半年德州实华曾经采购过部分二氯乙烷,用于姜钟法PVC生产,下半年因装置停车,未采购。
2. 二氯乙烷与聚氯乙烯价格历史走势及价差表现
因二氯乙烷的主要下游产品是聚氯乙烯,所以二者关联性较强,价格走势基本一致,2019年以来总体表现为先跌后涨、大幅冲高后震荡下跌的走势,二者价差总体变化有限。从统计数据看,2019年以来,二者价差基本维持在4000元/吨左右,均值4065元/吨,仅少数时间出现明显放大或缩小,如图2所示。
图 2 PVC与二氯乙烷价格走势对比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去年9月底至10月中旬聚氯乙烯价格暴涨,二者价差快速拉大并突破6000元/吨,最高升至7850元/吨。去年12月中下旬和今年7月份,因PVC价格快速下跌,二者价差两次大幅缩小,第一次缩至2700元/吨,第二次缩至2180元/吨。今年8月份以后PVC价格跌势趋缓,二氯乙烷市场加速下跌,二者价差回归至3500元/吨左右窄幅波动,目前仍未回到4000元/吨的均值附近。
3. 二氯乙烷后期走势预测
01 下游装置低负荷运行,供应维持宽松状态
今年10月底,位于江苏泰兴的新浦化学50万吨氯乙烯装置停车检修,二氯乙烷外销量大幅增加。目前,新浦化学装置已经开车,但受限于主要下游泰州联成聚氯乙烯装置负荷降至四成,且近期无提升负荷计划,新浦化学氯乙烯装置维持半负荷运行,因此仍有部分二氯乙烷需外销,国内市场供应延续宽松状态。
02 终端需求持续低迷,下游市场延续弱势
国内PVC市场终端消费超过六成集中在房地产行业,2021年以来,在国家房地产政策调控及新冠疫情影响下,房地产投资泡沫迅速去除,房市交易明显降温,部分房企资金链出现问题,新开工指数持续走低,对PVC需求明显减少;另一方面,前期受利润丰厚刺激,国内PVC行业大幅扩能,加之计划今年下半年投产的沧州聚隆化工40万吨乙烯法和广西华谊钦州40万吨乙烯法PVC装置已经建成,包括前期建成的山东信发40万吨电石法PVC装置均于近期投料生产,供应过剩的状况将日益显著。
因装置亏损加剧,近期部分电石法企业被迫停产或减产,供应有所减少,社会库存下降明显,但与往年相比仍处于高位。截至11月13日,国内PVC社会库存在30.48万吨,环比减少2.81%,同比增加95.89%,其中华东地区在24.58万吨,环比减少2.31%,同比增加102.14%;华南地区在5.9万吨,环比减少4.84%,同比增加73.53%。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和房地产发展的政策,但落地见效仍需时日,且政策以保交房为主,同时国内新房空置率很高,新开工指数难以有效提升,因此对PVC需求增加有限。出口方面,9月份印度再次对来自中国和美国的PVC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同时中国出口市场面临美国低价货源的冲击,出口量下降。总之,在内忧和外患的双重利空之下,近期PVC市场仍将承压弱势运行。
03 外盘价格连续下跌,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
近一年来,国际二氯乙烷市场呈现单边下跌走势,从2021年11月下旬的高点980美元/吨跌至目前的235美元/吨,累计跌幅达76%。受外盘拖累,同期国内华东地区二氯乙烷价格也呈现震荡下跌走势,从去年10月中旬的高点7350元/吨跌至目前的2450元/吨,累计跌幅达67%。
受欧美国家通胀高企及连续大幅度加息影响,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石化行业整体走弱,原料需求减少。受此影响,后市作为化工原料之一的二氯乙烷外盘价格仍有下滑预期,另外目前海运费已经降至疫情前的水平,随着美元指数快速回落,人民币升值,进口货源还会增加,继续冲击国内市场。
综合来看,国内二氯乙烷市场供应增加,下游需求持续低迷,叠加进口低价货源冲击,预计近期国内二氯乙烷市场将继续弱势运行,价格仍有一定下跌空间;明年春季随着终端房地产及下游需求好转,将展开反弹走势。(来源:中国化工信息周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