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 化工园区登录 专业委员会登录

18luck新利app

Hi,欢迎来到 联系我们

Hi,欢迎来到 联系我们

18luck新利app

行业资讯 经济运行 傅向升:2022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再创佳绩
傅向升:2022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再创佳绩
  发布日期:2023-02-17

一、2022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再创佳绩

回望我们刚刚走过的2022年,很多场景历历在目。

2022我们走过一个世界动荡加剧的一年。2022年的春节刚过、冬奥会的火炬刚刚熄灭,俄乌冲突爆发,这一突发的地域政治冲突加剧了世界动荡,持续一年之久还看不到和平的曙光,这超出很多人的预料。这一冲突还加剧了世界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尤其是给欧洲造成的动荡和影响更严重。

2022我们走过一个疫情更加复杂的一年。今天看疫情基本过去,人们正在回归工作、生活的正常化,而2022年是三年疫情中更加复杂的一年,病毒的新变异和多点散发贯穿了全年,直到进入12月份防控“新十条”优化措施的出台,绝大多数人经历了一轮奥密克戎“洗礼”,目前疫情正在淡出人们的语境。

2022我们走过一个经济明显下滑的一年。2021年世界经济增速6.1%,202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世界经济增速3.4%,尤其是美欧等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叠加俄乌冲突影响更是明显放缓,美国由2021年的5.7%明显下滑至2022年的2.0%;德国由2021年的2.8%下滑至2022年的1.9%;中国因疫情的影响,经济增速由2021年的8.4%下滑至2022年的3%。

2022年中国取得世人瞩目的不凡成就。2022年中国虽然受疫情多地散发的持续影响,但我们探索优化防控措施、不断积累防控经验,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胜利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的二十大,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20万亿元、超过121万亿元,粮食产量实现“十九连丰”、超过1.37万亿斤,货物进出口额首次突破40万亿元、高于42万亿元人民币,2022年的成绩极不平凡,也极其不易。2022年我国石化行业经济运行也超出很多人预期,重点分析如下:

1.经营业绩“两增一减”,即营业收入增、外贸进出口额增、利润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度石化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6.56万亿元,同比增长14.4%;进出口总额1.0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1.7%;利润总额1.13万亿元,同比下降2.8%。利润总额虽然比上年度减少300多亿元,但这是连续第二年保持在万亿元以上,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13.4%。同时,营业收入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均连创新高,并且营业收入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收入的12%,石化行业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6.6%,这都证明石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国民经济稳增长、稳外贸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能源产销“两增两减”,即原油产量增、天然气产量增,进口量减少、原油加工量和天然气消费量减少。去年原油产量2.05亿吨,同比增长2.9%;天然气产量2177.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4%。原油产量实现“四连增”,这是6年来重上2亿吨平台,天然气产量连续6年年增量超过100亿立方米、去年增量131亿立方米,为端稳能源的“饭碗”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市场保供稳价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我国原油和天然气进口出现新的变化,即原油进口量在上年度首次下降5.3%的基础上再次下降1.0%,而天然气进口量首次出现下降10.4%。这与新世纪以来我国石化产业的发展迈上快速通道,原油和天然气进口量多年来一直逐年增加,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的情况发生了变化。2022年我国原油进口5.08亿吨、同比下降1.0%,对外依存度降至71.2%;天然气进口量在多年连续大幅增长的情况下,2022年进口量1520.7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0.4%,对外依存度降为40.2%。2022年我国原油加工量6.76亿吨,首次同比下降3.4%,天然气表观消费量首次同比下降1.3%。这种同步齐降的局面是我国石化产业快速发展以来首次出现,这与国际市场原油天然气价格高位、绿色低碳转型以及国内宏观政策的调整有关,也与我国原油产量“四连增”和天然气连续6年年增量超100亿立方米有关,这证明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延长集团等能源公司“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成效明显。

3.全年运行呈现“两个好于”。一是全年经济指标好于预期。2021年石化全行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进出口总额都创了历史新高,面对如此高的基数,2022年初我们研究全年工作时感到保增长的压力很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全年数据看:2022年石化全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4%、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7%,营业收入和进出口总额均再创新的历史纪录;利润总额虽然同比下降2.8%,但总量仍保持在1.1万亿元以上,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取得这样的经营业绩实属不易,远超出了我们很多人的预期。

二是外贸额好于外贸量。总的看,2022年石化行业进出口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比上年度的历史新高8600亿美元大幅增长21.7%。其中,进口额和出口额也都同步大幅增长,出口额同比增长20.6%;进口额同比增长22.2%。贸易逆差更是高达3336.5亿美元,大幅增长24%,贸易逆差主要集中在原油、天然气、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及钾肥等进口量大的产品,而无机化学品、有机化学品和有机颜料、农药以及橡胶制品、合成纤维聚合物等都是顺差。

细分看,原油进口量同比减少1.0%,而进口额却大幅上升42.6%;天然气进口量同比减少10.4%,而进口额却大幅上升24.8%;化学矿进口量同比减少11.2%,而进口额却大幅上升33%;钾肥进口量同比增加4.3%,而进口额却大幅上升113.7%。以上这几个产品逆差大。

出口情况看,成品油出口量同比减少14.6%,而创汇额却大幅上升50.3%;有机化学品出口量增长11.3%,而创汇额上升幅度达到16.6%;氮肥实物出口量同比下降11%,而创汇额上升8.5%;农药出口量同比增长1.9%,而创汇额大幅增长38.7%;PTA出口量同比增长33.8%,而创汇额大幅增长74.1%;这些出口产品都是顺差。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大宗原材料和主要化学品价格处于高位。

4.全年运行的“两个担忧”,即分化在加剧和市场需求下滑。第一个担忧“分化在加剧”主要表现在三大板块,国家统计局数据,石化全行业的营业收入16.56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利润总额1.13万亿元,同比下降2.8%;全行业亏损面19.4%,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加71.8%;全行业收入利润率6.8%。

分板块看:油气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9%;利润额同比增长114.7%;油气板块亏损面20%,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30.4%;油气板块收入利润率23.8%。炼油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6%;利润额同比下降87.6%;炼油板块亏损面28.3%,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加280.8%;炼油板块收入利润率0.4%。化工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1%;利润额同比下降8.1%;化工板块亏损面19.2%,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加56%;化工板块收入利润率7.6%。

这组数据对比很明显:受原油天然气价格高位的影响,三大板块的盈利情况分化明显加剧,上游油气板块的利润同比增长1.15倍,而下游的炼油和化工两大板块的利润都是负增长。炼油板块从下半年开始都是当月亏损,化工板块则是从四季度当月亏损。

第二个担忧市场需求出现下滑。这主要表现在大多数石化产品的产量和消费量出现下降,新世纪以来,国内主要石化产品的产能产量以及消费量与世界趋势一致都是快速增长的,即使有疫情的影响,国内石化产品的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大多也是增加的。而2022年绝大多数石化产品的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出现同步下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全年主要化学品总产量下降0.4%,无机化学品消费量下降1.5%;汽油以及大多数无机和有机化学品、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单体及聚合物的产量和表观消费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国内市场消费不振,石化产业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已经显现,说明在产能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今天,开拓市场、提振信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迫在眉睫。

5.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又实现新跨越。2022年度,石化全行业和广大石化企业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不仅做好天然气、化肥、成品油等重点产品保供稳价的工作,克服上游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幅度大、疫情导致的物流受阻和成本高企等多重困难,为我国粮食产量“十九连丰”和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突出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绿色低碳发展、深化并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培育现代石化产业集群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尤其是随着恒力长兴岛、浙石化舟山、盛虹连云港等炼化一体化装置和2022年中石化古雷、洋浦海南炼化、镇海炼化二期以及中石油揭阳广东石化等炼化和烯烃装置的相继建成投产,我国石化产业的规模集中度、石化基地的集群化程度、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都实现了新的跨越。

近几年我国不断有新的炼化一体化装置建成投产,以2022年10月26日中国石油广东石化投产为标志,我国炼油总产能已达9.2亿吨/年,其中千万吨及以上炼厂增加到32家。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自疫情以来美国炼油产能减少了超过100万桶/天,当前总的炼油能力约9亿吨/年,可见我国炼油产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炼油大国。据烯烃专委会统计,我国乙烯产能因炼化一体化、煤制烯烃、乙烷裂解等装置齐头并进的建设,总产能已达4675万吨/年,超过美国的4482万吨/年总产能,也是世界第一大乙烯产能国。但还不应因此而骄傲,因为实际加工量我国跟美国比还有差距,美国炼油装置的开工率2022年要高于90%,比我国炼油装置的开工率高出20个百分点,据此计算美国的原油加工量要超过8亿吨,而我国的原油加工量不到7亿吨。所以,看到进步、正视差距,要在高质量发展上狠下功夫。

6.骨干企业和重要区域的发展作用更加凸显。重要骨干企业的压舱石作用愈益明显,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国中化这4家骨干企业的营业收入之和高于8.3万亿元、利润之和高于5300亿元,都占到全行业总量的半壁江山。

据了解山东省2022年石化产业营业收入2.76万亿元、广东省超过2万亿元、浙江1.61万亿元、江苏1.38万亿元,这4大石化大省(也都是东部沿海省份)石化产业的收入之和约7.8万亿元、占全行业营业收入总量的47%。可见,石化骨干企业和石化大省、东部沿海石化基地,这些重要企业、重要省份和重要基地的作用和贡献正在显现。这4大石化大省也是经济总量排名前4的经济大省,这是否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石化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和重要贡献?这个课题留待我们一起去研究。

刚过去的2022年,我们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极其不易的经营业绩,石化全行业高质量发展也取得新的进步和新的突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部署,得益于各有关部委和各级政府对石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益于社会各界人士和朋友对石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心和帮助,得益于石化全行业和广大石化企业奋战在一线的干部职工、创新工作者的勤奋、拼搏以及默默奉献的家人们的理解与支持,在此一并向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各位企业家和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当前石化产业面临的形势与机遇

走过2022年,我们再次开启了新征程,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让我们不得不认真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需要把握的机遇。

一是高速增长时代已过。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世界遭遇了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遭遇了一次强烈地震;从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开始,世界经济开启了新的景气周期,步入了全面和快速增长;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开启的时候,世纪疫情开始肆虐,叠加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大放水,又突发俄乌冲突,导致世界经济明显下滑,从今年开始世界经济将步入低速增长时期,甚至个别经济体将出现短时期的衰退。因此今年的世界经济论坛80%的受访者对未来两年持负面看法,54%的受访专家对未来10年持悲观态度。IMF、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和高盛、摩根士丹利、惠誉等机构都相继下调今明两年全球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IMF的最新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速2.9%、发达经济体增速1.2%,其中美国1.4%、欧元区0.7%、德国0.1%、法国0.7%、日本1.8%、英国-0.6%;美联储自己预测2023年美国经济或仅增长0.5%,欧洲央行预测2023年欧元区增速只有0.5%,可见世界经济的景气周期已过。

中国经济也是一样,“十八大”以来的10年,经济增速年均6.6%,今后10年经济增速保持在5%左右是努力目标。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已经告别高速增长时代,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石化行业2021和2022两年经营业绩连创历史新高,主要因素是产品价格的高位运行,如此一来石化行业的这种高速增长也将被写入历史,保持住这样的业绩存在诸多挑战。高速增长时代已过也告诉我们:短缺经济时代已过,靠规模和数量取胜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只要生产出产品就能销售一空、获得丰厚利润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当前石化行业除了乙烯、聚乙烯以及某些高性能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尚有一定短缺外,其余主要石化产品都是呈现产能过剩状态。今天我们在论证新建装置、新上项目、扩大产能规模时,一定不能忘记高速增长时代已过、过剩时代已来的大背景和大环境,一定要转变过去拼规模、拼投资、拼资源的传统观念,把高质量发展摆在首位,把绿色低碳转型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是大基建时代已过。大基建、大投资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经过近20年的集中投资、集中建设,今天的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接近12万公里、高速铁路总里程已接近4万公里,其数量都是世界第一;北京、上海都拥有两大世界级国际机场,我们旅行到任何一个大型城市都有新建成的国际机场,中国已通车的跨海大桥、跨江大桥以及地铁、隧道、桥梁的数量和规模都是世界第一;中国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摩天大楼的数量和工程量世界第一。这样的大基建时代还能持续多少年?土地的容量、环境的容量还能承载多少这样的大基建?大基建时代已过的另一个标志是: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时期已过,又加上人口老龄化和低出生率、叠加近几年房地产政策的调整,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时期将成为过去时。鉴于这样的背景和时代,石化产业为基建领域配套的建筑材料、密封材料、保温材料以及涂料等产品一定要尽早研究转型,石化企业面对这种下游市场需求的变化,特别是需求收缩的压力,首先应当突出创新,通过创新加快产品结构的高端化、差异化和功能化,通过创新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和新的市场。

三是后疫情时代已来临。疫情持续了整整三年,在不断变异中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次劫难,给很多人都留下了不堪回首的记忆。今天看疫情肆虐的状况已过,后疫情时代已来临。实际上从去年12月7日国务院发出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新十条”以后,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变化,绝大多数人也都经历了与新冠病毒抗争的痛苦与磨难,但今天看一切都在恢复正常,刚刚过去的春节到处都是人山人海就是最好的例证。相信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全国各地、各条战线已开启生产经营正常化、社会活动正常化、日常生活正常化的新阶段。因疫情影响的物流受阻、供应链断供等状况都已过去,后疫情时代已经来临,可是我们准备好了吗?疫情过后世界各地的市场在恢复、生产在恢复,我们这三年的出口市场能巩固得住吗?后疫情时代北美、欧洲以及海湾和东南亚地区的石化产能都在充分释放的时候,产品的市场供应量就会极大地丰富起来,又叠加世界市场的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产品价格就会在波动中下行,我们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能应对自如吗?这都是后疫情时代我们不能回避、必须面对和思考的。

共同走过高速增长时代、一起跨越大基建时代、携手面对后疫情时代,我们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一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新机遇。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强调“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申“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与十九届五中全会“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一致的,这也证明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并正视我国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我国经济总量已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二,连续3年超过百万亿元,去年121万亿元、折合18万亿美元,但人均值只有1.27万美元,人均排名世界第60位;我国人均GDP只有美国的约1/6、日本的约1/3、德英法的约1/4。只有发展、只有高质量发展,才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国家要发展、经济要发展靠什么?工业经济、实体经济是关键,这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核心要义。归根结底企业是关键,因为企业强则国家强,企业兴则国家兴,这对我国石化产业来说就是新的重要机遇。石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不仅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而且还要为制造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等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配套和支撑。

在由石化大国迈向强国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的精神和战略部署,把握党的二十大的新机遇,在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石化产业体系上狠下功夫,在科技自立自强和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上狠下功夫,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上狠下功夫。

二是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的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这就对我国石化产业加大创新力度、实现科技创新的自立自强、加快解决“低端过剩,高端短缺”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加大培育世界一流石化和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培育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等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也为石化产业作为资源型、能源型产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把握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为石化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和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这对石化行业新一年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做好今年开好局起好步的工作,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石化全行业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确保“十四五”规划目标的落实都明确了方向和工作重点,提供了新的机遇。

三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做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只有加快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还要求我们既要稳固和扩大国内循环的基本盘,又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要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

这就要求我们石化产业要扩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向发力,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韧性,不断提升石化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的配套能力;而且也要求我们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防止各地搞自我小循环,打消区域壁垒,真正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增强国内国际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

四是最新产业政策带给我们的新机遇。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及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一揽子经济稳增长政策,2022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有关部委还先后颁布了多项与石化产业密切相关的产业政策,如:2月的《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3月的《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8月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化工园区开发建设导则》《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家清洁生产先进技术目录》等最新的产业政策。特别是11月份最新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原料用能不计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这项政策是众多石化企业、石化园区多年来的诉求,因为原料用能(煤、石油、天然气等)是生产化学品的原料,与燃料用能不同,原料用能的碳转化为合成材料和化学品,几乎不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原料用能不计入能耗总量控制”,经过近一年的研究和论证,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明确了科学的界定,“用于生产非能源用途的烯烃、芳烃、炔烃、醇类、合成氨等产品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及其制品,属于原料用能范畴。”这一政策将更加科学精准地为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腾挪出一定的空间和潜力,尤其是为化工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学品、医用化学品、高纯试剂等这些为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有的甚至是被“卡脖子”的高性能材料和专用化学品腾出了发展空间,提供了新的机遇。这些产业政策都是我们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性、导向性,甚至是约束性的发展方向和要求,我们的行业管理者、政策制定者和广大石化企业都要认真研读新产业政策,在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中做好贯彻落实。

三、新一年新挑战高质量发展稳中再求进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今年国际政治环境、经济环境都将日趋严峻复杂,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尤其是全球通胀加剧、经济增速下滑、资金风险加大等不确定性因素日益严峻,世界经济环境不容乐观。而中国经济增长今年将明显好于去年,从当前的形势和政策层面判断: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5%,甚至更高一些,即中国经济总体将继续向好、持续增长,将继续带动世界经济增长,发挥火车头的作用。

做好2023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工作总的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油气能源安全与农化产品保供稳价并重,开拓市场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重,经济运行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并重,加大世界一流企业和现代石化产业集群的培育力度,努力争取迈向石化强国的征途上再取得新突破,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新贡献。

1.开拓市场是新一年稳中求进的头等大事。国际市场看,后疫情时代已来临,疫情的影响正在消退,世界石化装置的开工率都将恢复到正常状态,石化市场的产品供应将比疫情期间大幅增加,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国内市场看,大宗基础化学品和通用材料产能过剩的状况愈加严重,虽然“十三五”以来去产能和关闭、淘汰落后装置做了大量工作,但大宗基础化学品和通用材料产能过剩的状况改观不明显,高性能材料和高端化学品短缺的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

去年还有一个特殊因素,因俄乌冲突导致欧洲能源危机、天然气短供和价格高等原因,欧洲石化装置的产能负荷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我国作为石化大国和产品链供应链的稳定能力而填补了部分市场,去年多种石化产品出口量增加。今年当疫情消退、全球石化产品供应量增加的时候,我们原来的出口市场必然受到冲击。这多重因素的叠加和影响,今年开拓市场就尤为重要,成为今年稳中求进的头等大事。

一是与下游用户对接,了解用户需求和要求,按用户所需做到生产稳定、产品质量稳定,确保供应链稳定,这是市场竞争的基本要素。二是通过创新实现产品的高端化、差异化和专用化,提升供给端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石化材料和石化产品为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的能力和水平,这是开拓市场的重要领域。三是瞄准石化产品供应链的堵点和被“卡脖子”的痛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补短板技术、短缺产品和关键设备难题,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和脆弱点,实现为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配套材料和特殊产品的自主可控和自立自强,这是开拓市场的制高点。

当然,开拓市场还有一个瞄准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大个性化、功能化、定制化以及新能源、生物医学材料、3D打印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新材料、新产品的创新,实现在未来高端领域的创新突破,增强在国际尖端领域的话语权。

2.保供稳价仍是新一年稳中求进的重要任务。过去一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集团等能源型公司,以及多家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生产企业,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发改委、工信部等政府部门的工作安排和要求,面对突发俄乌冲突造成的能源危机,以及国际市场天然气供应紧张、成品油价格和化肥价格高企等复杂形势,克服煤炭和电力等原料和能源价格上涨、疫情散发、物流受阻等诸多困难,牺牲国际市场成品油、化肥价格高位可以获得丰厚利润这多年难遇的机会,一边开足马力稳定生产、一边做好春耕备肥秋种用肥等市场供应。全年原油产量实现了“四连增”,天然气产量连续六年年增量超过100亿立方米;成品油产量3.66亿吨、同比增长3.2%,其中柴油产量同比增加17.9%;化肥折纯产量5471.9万吨、同比增长1.2%,其中氮肥同比增长1.4%、尿素同比增长3%、钾肥同比增长7.8%。这不仅保障了我国石油、天然气、成品油等重要能源产品的安全稳定供应,而且为我国粮食产量“十九连丰”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的一年,石化全行业和相关企业继续将保供稳价作为首要任务,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企业继续贯彻“稳定老油气田,开拓新油气资源”“陆相、海相并重”“常规、非常规并重”等思路和方针,加大稳油控水、稠油热采、低渗压裂等措施,深化“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以深海和页岩油气为创新和勘探重点,加大创新和勘探开采新技术的应用,确保原油年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力争突破2300亿立方米;化肥农药等农化品生产企业按照发改委等14部委关于春耕期间化肥保供稳价的部署,做好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稳定的前提下,不断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不仅持续提质增效,而且不断开发品质高、效果好的专用肥和农药新剂型,满足高品质农产品和绿色低碳农业的新需求。

当然,希望国家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通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理顺天然气价格,并继续规范成品油市场、适度增加成品油出口配额。对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生产企业应确保煤炭、天然气等原料供应,改进和科学规范的执行化肥出口的法检程序和制度,并予以农化品生产企业电价、物流运输等绿色通道。

3.降本增效是经济运行永恒的话题。这两年石化全行业和部分骨干企业效益连创新高,这当然与全行业和广大石化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强化管理有关,深入分析也发现产品价格高是重要因素之一。有些运营数据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截至2022年底,石化全行业的应收款同比增加11.7%,全行业的存货同比增加13.7%,全行业的营业成本增加16.9%。

三大板块细分看:油气板块的应收款同比增加11.2%,存货同比增加4.7%,营业成本增加10.5%。炼油板块的应收款同比增加33.1%,存货同比增加23.7%,营业成本增加26.3%。化工板块的应收款同比增加8.7%,存货同比增加9.3%,营业成本增加13.5%。不论是全行业还是三大板块,应收款和存货不仅数额大,而且同比的增幅都不小。另外,炼油板块的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4.7%,化工板块的管理费用同比增加1.1%。可见,无论是石化全行业还是三大板块,降本增效的空间和潜力还是比较大的,这也说明石化行业经济运行质量提升和效益改善的空间和潜力还较大。

希望广大石化企业认真分析自己的应收款、库存以及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的构成、形成的原因、增加的主要因素等,制定并采取具体措施把应收款和库存压缩到合理区间,把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降下来,使企业的资金充分流动起来、运营效率和效益都得到改善和提升,尤其是今年的经济环境企业的现金流更显重要。建议各专业协会也对本行业做更深入、更具体的分析,指导和帮助骨干企业和重点会员单位做好降本增效的工作。

4.提升竞争力是企业永恒的目标。去年我国石化产业再次取得重要跨越,世界石化大国的地位日益巩固,可我们在迈向石化强国的征途上还面临着诸多挑战,甚至有些方面还需要我们爬坡过坎,尤其是自立自强的原始创新和重大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以及高性能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方面面临的挑战更艰巨一些,“卡脖子”的问题、爬坡过坎的问题更突出一些。实际上我们在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方面的任务和目标也不轻松。新世纪以来,尤其是最近十年,中国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成就是显著的,主业更加突出、战略更加清晰、目标也更加明确,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但我们在成绩面前还要保持清醒、还要正视短板和差距。

以世界500强榜单为例做个简单比较:2020年中国大陆企业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入榜数量124家,历史上第一次超过美国的121家;2021年中国大陆上榜企业增加到135家;2022年又实现了新的历史性跨越,入榜数量136家,超过美国的124家,数量继续领跑榜单。从资产规模、营业收入看中国上榜企业的平均值与世界500强的平均值处于同等水平,但是效益的差距很明显,上榜中国企业的平均利润41.2亿美元,而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利润是62亿美元,比中国上榜企业高50%;与美国上榜企业相比,美国上榜企业平均利润100.5亿美元,是中国上榜企业的2.4倍。中国大陆上榜非银行类企业的平均利润26亿美元,而美国非银行类上榜企业平均利润接近92亿美元,是中国企业的3.5倍,差距更大。上榜的德国企业平均利润44亿美元、英国企业69.6亿美元、加拿大企业47.5亿美元、法国企业48.5亿美元,均高于中国公司。

盈利能力看:销售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这三项重要指标,上榜中国企业分别为5.1%、1.15%、9.5%,而世界500强平均值分别为8.2%、1.94%、14.8%,美国上榜企业分别是11%、3.21%和21.9%,世界500强平均值是中国上榜企业的1.5倍以上,美国上榜企业是中国上榜企业的2倍以上。

对比与分析让我们看到了差距,做强对石化企业来说需要下更多功夫,所以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按照总书记强调的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以创新能力和水平一流为关键要素,对标国际先进公司,找准差距、补齐短板,不仅把企业的规模化做大做强,更要把企业的主导产业、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和国际化经营能力做强做优,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真正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夯实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基础,从根本上提升石化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5.扩大开放和深化国际合作是行业发展不变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虽然近年来全球化、经济一体化遭遇逆流,百年变局叠加三年世纪疫情,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可持续性遭遇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但我们相信和平与发展仍是未来世界的主流,中国始终是与正义与和平站在一起的。党的二十大特别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确定的开放目标。

中国石化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走在开放与合作的最前沿,石化领域各大跨国公司今天在中国的发展和年年取得不凡的业绩就是最好的证明。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中国石化行业与世界石化产业的发展融合、供应链协同以及理念共识和往来交流都更加深入、更加广泛,成效也更加明显。下一步我们将贯彻落实好二十大精神,一是配合相关部委认真研究石化行业的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及时传递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关政策和石化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过程中合理的政策诉求,全力帮助跨国公司纾解在中国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二是进一步深化并加强与RCEP、一带一路以及欧洲、日韩等区域合作。深入探讨产业链协同、供应链互通、优势互补的合作重点和机制,进一步深化与ICCA、世界塑料理事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AEPW等国际组织以及欧洲化工理事会、美国化工理事会、日本韩国石化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责任关怀、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等方面的合作重点和推进机制。

三是尽快重启面对面交流与合作。三年疫情已过,三年来从未走进对方企业现场、不能面对面交流的状况即将成为历史,接下来我们应尽快研究制定交流预案和内容,及时将党的二十大的精神、这几年的发展情况、最新产业政策面对面传递给跨国公司的管理者、决策者和朋友们,也及时沟通了解跨国公司在中国未来发展的设想和期盼。尤其是与欧洲跨国公司共同探讨在当前能源危机、天然气紧张、装置减产的艰难情况下,如何做好产业链供应链互补、共渡难关。

总之,新一年要把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重要工作,通过深化交流与合作,不仅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更好地带动世界石化产业的发展,而且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石油和化学工业更大的贡献,推动石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快迈向石化强国的步伐。

 


协会介绍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

协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799064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主办单位: 技术支持:南京苏化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