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 化工园区登录 专业委员会登录

18luck新利app

Hi,欢迎来到 联系我们

Hi,欢迎来到 联系我们

18luck新利app

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经济学界建言:算好石化行业碳中和经济账
经济学界建言:算好石化行业碳中和经济账
  发布日期:2024-09-25

9月20日,2024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伟伦楼报告厅举行。会议围绕“碳”构建的激励与税收等经济手段是推动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引擎;因“双碳”而兴的新能源、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产业技术也急需降低成本、谋求更广阔的下游消纳市场。多位与会专家建言,在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下,石化行业还需积极拓展多方合作,算好碳中和的经济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永生表示,在探索实践中,中国石化深刻认识到,绿色低碳产业是未来30年最大的长坡赛道。据中国石化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万涛介绍,近年来中国石化加快构建多能互补格局,2023年油气产量再创6813万吨的历史新高,氢能、地热、光电产业、生物航煤等赛道也处于领先地位,能源转型发展之路成绩斐然。

然而,当前我国新能源配套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新能源的消纳能力也尚不充分。受经济结构转型影响,短期内一拥而上的产能扩张与资金投入容易导致行业供需不平衡问题频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指出,我国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亟须建立完善市场机制。

“一方面,我们需要构建碳市场,并且要把碳市场的价格信号传导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使其自主发挥作用。”白重恩表示,“另一方面,我们要在增加国内供给的同时强化全球合作,让我们的太阳能、风能等产能在全世界进行消纳,为全球的绿色转型作出贡献。”

“企业和消费者减少碳排放需要激励,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投资也需要激励。”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表示,“建立国家碳定价体系既可以提供以上激励,又可以为企业应对国际贸易中的碳排放壁垒问题提供有效手段,是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抓手。强制碳市场能够为全国目前70%的碳排放权确定价格,并通过产品和服务市场产生溢出效应。”

“碳中和将导致整个能源体系和产业体系的颠覆性变革,有挑战,也有机遇。‘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原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黄晶指出,展望未来,国内仍需要市场、技术、政策要一起协同发力、不断融合。三者的”交集“越大,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显著,”变不可能为可能“的概率越大。

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咨询委主任、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张晓强表示:”我们要根据‘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加强在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能源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同时也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做出更大的中国贡献。我们要深度参与全球绿色低碳发展,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推动更多的清洁能源项目落地,为构建绿色低碳转型共赢的新模式做出更大贡献。“

聚焦热门领域CCUS,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周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科协主席李阳分别围绕海洋与陆上的不同场景,作技术与案例分享。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罗良才表示,目前CCUS产业的主要推动者仍然是传统油气企业,但这项技术成本相对较高,为企业带来压力。他建议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是推动CCUS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二是开发高效、低能耗的捕集材料,提高运行效率,降低封存成本。

经济学家、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应邀出席致辞,并作题为”碳中和的核心是要从资源依赖型路径走向技术创新驱动型经济“的主题报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李云鹏、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邓兆敬出席论坛。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李云鹏为石化化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出建议:

“自2021年以来,石化化工行业累计减少CO2排放约2.3亿吨,建成了超过300家绿色工厂、40家绿色化工园区,稳步构建着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发展的产业体系,但目前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道路上仍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挑战。”9月20日在京召开的“2024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李云鹏作上述表示。

石化化工行业转型发展存在诸多痛点。李云鹏指出,石化化工是能源密集型行业,工艺流程复杂,能源使用形式多样,二氧化碳排放来源多、总量大,目前已形成庞大的碳排放量较大的存量资产和产业布局。同时,业内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高效率、低成本生产工艺、技术装备也有待成体系突破。如何在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同时,保持行业的全球竞争力,持续输出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动力,破除一些绿色贸易壁垒更是一大难题。

对此,李云鹏提出4条建议。

一是切实做好科技创新。石化化工企业宜结合自身条件、定位,找准科技创新方面的堵点和不足,建立科研管理体系,找准科研方向,加强科研能力建设,加大科研资源投入。石化企业应增强对标国家科研需求的意识,善于争取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善于使用科研激励政策。

二是主动营造公平的环境。我们需要关注碳足迹管理的底层逻辑,碳足迹关键在于其结论是否被认可。行业需要加强协作,特别是与上下游行业,以碳足迹计算规则和数据库为切入点,形成互认互信机制,真正把企业双碳工作成效在碳足迹上体现出来。

三是充分拥抱智能化。我们需要夯实数字化基础,实现企业内部业务数据集成与协同,以及产业链上下游间数据的共享。我们需要强化智能化软硬件基础,推进装置的智能化升级,加强工业软件开发,注意把积累的经验知识转化为模型算法。我们也需要深化数字技术应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石化化工产业技术的融合,探索新场景、新业态的应用。

四是扎实研究和制定好法规制度与标准。建立碳排放双控制度,需要完善碳排放双控相关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我们需要将碳排放管控要求纳入现行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制度,推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落实节能降碳管理要求。企业需要加强能源和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检定校准。我们需要加强石化化工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基础研究工作。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体系建设需要加速,并提高标准制定质量和宣贯力度。

“未来,石化联合会将持续做好政策解读和沟通协调,促进行业技术创新,关注相关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和成长,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共谋绿色低碳未来。”李云鹏如是说。

协会介绍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

协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799064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主办单位: 技术支持:南京苏化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