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于江苏泰兴举办的2024中国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多位业内专家表示,智慧化水平将成为未来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近年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智慧技术在化工园区安全、环保、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将为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 助力安全提质升级
安全是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智慧化建设是提升行业本质安全的重要抓手。海康威视政府事业部智慧化工园区行业总监欧阳玉清认为,化工园区要通过智慧化建设,为化工园区构筑一道安全屏障,有效管控危化品安全风险。
百度智能云智能制造行业解决方案总经理吴学义表示,当前,许多化工园区监控平台中大量视频处于“沉睡”状态,且无法主动预警风险,需要时时有人在旁盯看;由于生产现场工况复杂,高危场景巡检会增加人员暴露频次,遇到危险情况时难以逃生。这些都是化工园区在推进智能化进程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痛点问题。
吴学义认为,人工智能大模型是推进园区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手段。化工园区可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通过AI视频监测,依托物联网、边缘计算技术等手段,对化工园区生产区、危化品储运区等关键区域进行全方位监测,对识别出的异常事件进行智能告警,做到“事前预警、事中管控、事后取证”,降低安监人员投入和事故发生概率,实现“可视”“可管”“可控”,助力化工园区实现安全生产管理。
吴学义指出,在运输危化品车辆方面,化工园区可利用AI视觉监测,通过语音对话叫号入园,实时掌握入区车辆的基础信息、运输介质、行驶速度和行驶轨迹,实现对进入园区的危化品车辆全过程、全链条管控,做到来源可循、去向可溯、状态可控。在危化品装卸过程中,化工园区也能够通过AI视觉监测,判断人员操作是否合规,并作出相应的提示,提升园区安全水平。
“除了第一时间帮助工人解答安全难题,人工智能大模型还可以把各种安全预警归类总结,让管理人员能够快速知晓安全态势,迅速做出处置。此外,化工园区还可发挥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知识问答、智能论述、总结推荐、系统联动等方面的作用,帮助化工园区安全管理从‘感知管理’升级为‘决策职能’。”吴学义表示。
打造环保综合管理一张图 实现环境监测全覆盖
“化工园区内产业集聚,污染物排放成分复杂,具有排放点多面广、监测难度大的特点。”河北先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区域总经理李士强表示,化工园区环境监控需要打破传统监测理论,应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通过实时更新重点环境风险源信息数据库和监测数据库动态,形成环保综合管理一张图,帮助管理者随时、直观、全面地掌握园区环境状况。
匠人智慧(江苏)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匠人智慧依托环境监测体系,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与污染源监测监控物联网络。同时,匠人智慧以GIS平台与一园一档动态数据库为依托,建立园区环境综合管理、危险废物综合管控、化学品与环境应急管控、污染溯源追踪等功能模块,构建污染源—环境质量关联体系、突发性环境事件的预警体系,具备环境感知、预警和综合分析能力,为环境质量变化及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撑。
江苏洋井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张晗介绍了徐圩新区在环境监测方面取得的成效。据介绍,徐圩新区建立了生态环境质量管控中心,打造了集大气、水、土壤、生态圈要素于一体的环境管理智慧大脑,建设了空气自动站、恶臭微站、废气自动站等约240个监测站点,实现了石化基地环境监测全覆盖,同时配套无人机、激光雷达和走航仪等,形成了天空地一体化的监控体系。
此外,徐圩新区还开展了污染物的监测预警,依托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和智慧平台,实现了对污染物的动态监测,为后续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有效管控,徐圩新区PM2.5浓度实现了四连降,从2018年的43微克/立方米降至2023年的24微克/立方米,降幅达到44%;空气优良率也从2018年的73.3%升高到2023年的86.6%。
构建数字化能源体系 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化工园区内各个装置的运行都离不开能源的供应。数字化技术在能源系统的供应、分配和使用各个环节均起到关键作用。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多家科技公司积极构建数字化能源体系,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助力园区可持续发展。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赵万虎表示,陕鼓作为智慧绿色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专家,持续创新能源互联岛,根据用户侧精准的需求,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构建多能源网荷储、协调互动的新型能源系统,系统考虑园区内储能、绿色能源、生产用能及余能回收,将园区内的冷、热、电、风、水统一规划和管理,实现能源的多网融合、多能互补以及全局调度优化,降低碳排放,显著提升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化工园区对蒸汽的用量需求是很大的,且对蒸汽品质要求较高。如何高效智能管控蒸汽,让整个蒸汽动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是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环。”浙江英集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时伟表示,英集动力自主研发了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数字化卓越运营能源管理平台,将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于蒸汽动力系统的运营管理业务全流程,通过构建机理和数据双驱动的蒸汽系统数字孪生模型,不仅能够实时映射现实世界的蒸汽系统运行状况,还能前瞻性地预测工况趋势、系统能耗、安全风险等多种指标,切实提高化工园区能效管理水平,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
据悉,目前,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上海化学工业区均与英集动力进行了相关合作,解决了新经济产业环境下蒸汽热网面临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等问题,为园区蒸汽热网安全经济运行保驾护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