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需求催生了新业态。随着我国生态社会的快速发展,化工作为环境关联度极高的敏感产业,“十四五”期间势必将在安全、环保、减碳等领域遭遇越来越多、越来越密的综合加码约束。化工园区必须主动作为,积极应对,作行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首先,是来自安全领域的约束。园区安全生产一直是有关部门重点监管对象,特别是随着响水等多起特重大事故的发生,全社会更是绷紧了敏感神经。为此,监管部门密集出台相关措施予以应对与防范。近日,应急管理部又提出2022年A类(高安全风险)、B类(较高安全风险)化工园区“清零”,2025年前90%的化工园区达到D类(较低安全风险)攻坚目标。
目标既定,落实势必要跟上。园区要通过科学细致的梳理排查,对入驻企业的生产要素及生产过程的风险因素做到全面掌握,一厂一策,或进行督促落实保障措施,或给予专业性指导,尤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勒令限期消除。在工艺安全方面,要摒弃陈旧、缺陷的传统工艺,引进先进工艺予以替代。在生产过程控制方面,要坚决淘汰自动化控制程度低、易产生人工失误的传统操作方法,不断更新包括分布式控制(DCS)等自动化控制系统。同时,在危化品储运、固体和液态化工废料处置上做好管控。总之,园区要全面布防,全面管控好安全风险因素。
其次,是源于环保领域的约束。随着体量越来越大,在产业聚集度不断提升的同时,园区成为工业“三废”排放大户,也承担了更多减排的任务。以化工大省江苏为例,日前该省率先印发了《工业园区(集中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工作方案(试行)》。旨在依法落实“双控目标”,通过数据量化的限值限量措施,促进园区污染物减排压减,提升环境质量,加快行业绿色健康发展。
须知,园区企业存在“三废”产生量大、种类多、成分复杂、处理处置难度大等现实。在废水治理上,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高浓度含盐废水治理等仍有瓶颈。在废气治理上,许多企业对废气的收集处置以及循环利用感到力不从心,成为各地投诉与监管的重点。在固废治理上,部分企业存在委托第三方处置不合规、内部处理能力不足等情况,均存在法规约束风险。为此,园区要督促企业做好环保前置,同时积极引入专业机构,利用前沿的环保治理手段,让园区早日获取主动。
再次,是来自减碳领域的约束。众所周知,石化业是碳排放大户,其排放量约占工业总排放的20%,面临的减碳压力是巨大的。“双碳”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包括园区在内的实体制造业共同努力。
具体而言,就是要求园区以组织者引领者的身份,广猎当今最前沿的减碳技术工艺、能源装备、管理方法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入园区推广使用,以期获得主动地位,尽快占领相关高地。而作为入驻企业,要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上大做文章,在涉碳排放的原辅材料遴选、清洁能源更新、节能装置优选利用等方面敢为人先。总之,化工园区就是要变被动减碳为主动减排,为园区企业发展赢得先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