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连云港徐圩新区从零起步,“扎根盐碱地、弄潮黄海边”布局石化产业,近3年累计产业项目投入近1000亿元。昔日沉寂荒芜的海滨盐滩,如今已成为我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
徐圩新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先导区,也是江苏沿海开发、“一带一路”支点建设中产业合作的主要实施载体,同时也是连云港发展新型临港产业的核心区和主战场。
去年10月、今年4月,江苏省委主要领导先后两次就江苏沿海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专门主持召开座谈会,指出江苏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沿海是关键变量”。如今,江苏沿海的连云港等城市,正成为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江苏沿海正接过沿长江地区石化、钢铁等重大项目集聚区的“接力棒”,不同之处在于,连云港等沿海城市还将打造成为令人向往的沿海生态风光带、滨海风貌城镇带、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今年5月,江苏省委主要领导就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在连云港调研,其中一个调研点就是徐圩新区石化产业基地。江苏省委领导在调研后表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沿海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沿海各市要登高望远、比学赶超,立足各自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建体系、育集群、强企业,统筹发展与安全、环保,着力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建设好高端集约的高质量发展经济带。
打造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
从地图上看,徐圩新区位于连云港市城区的东南部,濒临黄海。在江苏954公里的海岸线上,徐圩新区是一处天然节点,28公里海岸线后方拥有大面积腹地。按照“生态、智能、融合、示范”发展理念,新区总规划面积约467平方公里,拥有153平方公里的工业建设用地,主要发展石化、高端装备制造、高性能新材料和临港贸易物流等主导产业。2020年,徐圩新区全年完成产业项目整体投资超过460亿元,约占连云港全市产业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超过该区2018年、2019年两年的产业投资总和。
石化产业是徐圩新区的代表性产业。如今,位于徐圩新区的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已是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据了解,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规划面积约61.34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总规模为4000万吨级炼油、600万吨级乙烯、700万吨级芳烃的生产基地。目前,正以炼化一体化和多元化原料加工产业为基础、以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高端产业集群为特色,打造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
近年来,徐圩新区以国家级石化基地为立足点,临港主导产业项目加速推进。目前,已稳步推进的总投资超3000亿元的临港重大龙头及产业链项目建设,为“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奠定了基础。其中,总投资677亿元的盛虹炼化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就是其中的代表,该项目目前已进入投产准备阶段。此外,盛虹炼化配套30万吨级原油泊位和4个5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工程均已完工,已具备投用条件,该项目计划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可实现年产值超900亿元,年利税超过200亿元。
目前,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以炼化一体化为龙头的产业基础初步形成。除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外,总投资50亿元的150万吨PTA项目和总投资210亿元的240万吨甲醇制烯烃多联产项目建成投运,一期投资335亿元的卫星石化乙烯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691亿元的中化国际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均已全面开工建设,徐圩新区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料多元化烯烃产业基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聚酯原材料生产基地、国内领先的高端新材料产品基地、国际最具竞争力的电子化学品和绿色橡塑助剂生产基地。
徐圩新区作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布局于此的石化项目特点鲜明,油品生产并非产业发展重点,而是产出更多的新型化工原料,也许会为这个偌大的石化基地带来很多重大的革命性变化,包括新材料、新能源等,或将改变连云港全市的产业结构乃至经济结构。不难看出,徐圩新区的发展,也与江苏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思路相契合。
“敢于对项目说不,达不到标准化要求,不允许进来。”徐圩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徐圩新区制定了严格的开发建设标准,因为徐圩新区肩负的是国家战略,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也正因此,连云港更添高质量发展底气。
深化推进东中西区域合作
立足发展实际,徐圩新区正在加快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强力推进重大临港龙头产业项目建设,积极打造“互供互联、交换共享、循环发展”的四大石化产业集群,着力推进盛虹炼化、卫星石化、中化国际为龙头的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完善重大临港产业的承载条件。截至目前,累计引进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3400亿元。
为此,徐圩新区港口规划建设了30万吨级深水航道,113个大中型泊位,吞吐能力达到4亿吨。目前已建成10万吨深水航道,11个大中型泊位,吞吐能力达到4000万吨。此外,新区内有善后河、烧香河两个三级内河航道,可通过京杭大运河和连宿徐运河直达长江和广大中西部地区。
事实上,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具备广阔的市场辐射范围。江苏和山东是全国化工大省,大宗化工品及精细化工新材料领域发展优势较强。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位于江苏与山东的交界处,化工产品市场范围较广,300公里范围内,炼油、乙烯等石化上游产业,合成材料、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石化中下游产业对三酸两碱等基础化工原料,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涂料、染料等精细化学品的需求量巨大。目前,相关交通条件也正得到改善。连盐铁路徐圩支线已建成通车。青连铁路、连盐铁路、连淮扬镇铁路、盐通铁路、沪通铁路等均已通车,至此,连云港到北京3.5小时、到上海2.5小时、到南京1.5小时、到青岛1小时、到郑州2小时,全面释放石化产业腹地的地理空间。
以石化产业发展为代表的徐圩新区,对东中西区域带动作用尤为明显。一直以来,连云港都是陇海兰新经济带覆盖的360万平方公里地区的重要“桥头堡”,这一区域人口和经济规模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目前,徐圩新区正着力打造对外开放平台,深化推进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早在2011年5月3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连云港设立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根据《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示范区在2020年全面建成。《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继续推进连云港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发展”。徐圩新区作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先导区,积极配合连云港市发改委研究编制《示范区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方案围绕提升陆海联运通道核心竞争力、打造大陆桥陆海供应链走廊、创新自贸试验区背景下示范区发展模式、探索石化全产业链开放等方面,明确徐圩新区“十四五”期间建设的重点任务,以此为连云港在“十四五”期间建设“一带一路”强支点、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下坚实基础。
徐圩新区更要“后发先至”
徐圩新区管委会对面,立有一块高大厚重的岩石,上面镌刻着4个遒劲浑厚的大字:“后发先至”,不断激励着一批又一批新区干部。这是国家领导人在2009年视察连云港时,对连云港提出的希望。从政策层面来看,徐圩新区作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先导区,肩负多项国家战略,同样肩负着探索与创新的重要使命,“后发先至”更需在徐圩新区率先破局。
徐圩新区的干部们明白,打造世界一流的石化产业基地,不能仅靠大型单体项目,还需要整体环境的支撑,包括人文环境、教育环境、政务环境和体制机制创新环境。目前,徐圩新区正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事项办理速度,比如设置全科服务窗口,将与产业项目、民生服务密切相关,需要多个部门办理的“一揽子事”,分类管理,整合流程,变成由政务服务大厅“一个窗口”统一办理的“一件事”,推行“一窗受理”“一窗出件”,编制并印刷200余套《项目审批服务手册》,帮助企业实现项目落地再超前,手续报建再提速。
位于徐圩新区内的综合保税区已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可提供保税仓储、保税加工、国际采购、国际贸易、国际配送等服务。目前,以连云港综合保税区(徐圩片区)为对外开放主要平台,重点发展石化产品保税服务,致力于打造中西部地区产品展示交流平台,建设大宗商品保税物流中心和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示范基地,积极融入产业发展新格局。同时,创新采取“散进整出”“两步申报”“无车辆进出区”和“区港联动”等多种便利化通关模式,实现进出口额和业态拓展双突破。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徐圩新区完成进口设备通关业务59单,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1亿美元,环比增长259.82%,已提前完成市级高质量考核进出口目标任务。2020年,徐圩新区累计开展进出口业务31单,完成进出口货值8637万美元,完成市级下达目标任务的420%。
目前,徐圩新区正在探索与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自贸区联动创新区的开放发展优势,不断推动与自贸区联动创新、协同发展。此外,还正在积极争取允许符合条件的炼化一体化企业开展成品油非国营贸易出口先行先试政策。适时探索化学品和临港大宗商品异地保税监管,在确保有效监管和执行现行相关税收政策的前提下,推动自贸区创新贸易监管等经验在新区先行先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