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重要论断,为我们在新时代营造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有力思想指引。近年来,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现代化环境管理体系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打造省内特色鲜明的绿色化工园区。
一、以绿色园区创建为总揽,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地生根
2021年12月,园区党工委会议研究全面启动绿色园区创建工作,提出2024年初步创成“绿色化工园区”的总目标,全力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地生根。
(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园区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作为衡量政治站位、政治立场、政治品格的重要标尺,坚定不移予以推进。园区党工委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定期召开党工委会议及时传达中央、省市生态环境工作要求,切实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促进产业结构变“轻”。园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现已形成特色化工新材料及医药大健康两条主导产业链,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从源头控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实现能源结构变“绿”。园区坚定不移优化能源结构,清洁能源使用占比不断上升,单位产值耗能逐步降低,园区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日益凸显。
(三)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升全员环保意识。开展“生态环境巩固提升月”活动,引导企业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事项,从环保业务能力提升、环保建设体系提升、环境卫生提升等方面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开展以“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守护美好环境未来”为主题的“六五环境日”活动,用实际行动教育、引导、激励园区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环境保护。
二、以中央环保督察为检验,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打好
近年来,园区把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一)科学精准治污,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聚焦秋冬季细颗粒物污染,依据气象条件,加大重点企业内源治污力度。着力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夏季臭氧治理,引导企业错峰生产,切实减少臭氧前体物排放。着力打好VOC专项攻坚战,督促企业在生产设备改造及工艺升级上下功夫,从源头解决企业VOC无组织排放问题。
(二)雨污统筹治理,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投资1亿元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建设,出水指标已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企业端污水施行“一企一管”,专管接入集水点,集水点水质在线数据同步实时上传园区智慧平台。55家涉水企业雨水排口均安装在线监测设备,雨水排放严格按照初期雨水收集、后期雨水监测达标后排放,从根本上杜绝企业雨水排口偷排、漏排现象。
(三)加强源头管控,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重点企业监管,围绕园区土壤重点监管企业开展土壤隐患排查治理及年度土壤监测工作,严格落实信息公开公示。围绕关停企业开展原场地的环境调查评估工作,梳理关停企业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全力推进治理修复。构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控预警体系,将土壤和地下水列入园区年度环境监测方案,开展多点位地下水及土壤监测工作,深入了解园区土壤和地下水质污染情况。
三、以新一轮规划环评为引领,推动环境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园区积极启动新一轮规划环评,依托园区良好生态环境基础,围绕薄弱环节,有的放矢、精准投入,持续加大环境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不断提升环保基础设施水平。
(一)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约1.2亿元,基本建成园区环境监测体系。大气环境监测监控方面,园区现已建成上、下风向大气站、37个路边微站、1个恶臭站及1套大气网格监测系统。水环境监测监控方面,现已安装污水在线监测监控设备407台,雨水在线监测监控设备220台,地表水监测站7个,基本实现园区水环境全过程、可跟踪、可溯源的监管要求。此外,园区投资约1000万元建成环境检测中心,现拥有分析仪器、采样设备及辅助设备100余套,可实现109项CMA认证项目检测。
(二)建立健全水环境三级防控体系。园区结合自身发展特点,积极响应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切实加快水污染事件应急防控体系建设”的工作要求,通过借鉴“南阳实践”经验,按照“以时间换空间”的建设思路,从企业、园区、周边敏感水体三个方面,制定出园区三级防控体系具体实施方案。目前,园区三级防控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下一步,园区将继续高标准推进水污染事件应急防控体系建设,全力守牢园区水环境安全防线。
(三)加速推进园区中水回用工程。园区根据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要求,合理规划布局,立足园区水资源利用特点和实际废水排放情况,按照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技术可行与经济适用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确定重点企业及园区总体中水回用计划,制定园区中水回用的近期和中长期规划,全力推进园区中水回用工程建设。
四、以绿色标杆企业创建为载体,推动企业环境主体责任压紧压实
园区高度重视“绿色标杆”示范企业创建工作,积极引导企业申报“绿色标杆”示范企业,根本上提升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水平,压实企业环境主体责任。目前,已经创成绿色标杆企业4家,联盛科技入选全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
(一)强化企业环保责任意识。推动企业建立全员环境保护责任制,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日常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环境管理人员、一线生产人员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突出环境保护培训、风险辨识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等关键环节,全面推进企业环境管理由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管理转变。
(二)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将环保工作纳入日常企业管理,带班人员在交接班前对当班期间环境巡查情况和三废治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交接,确保生产期间环境治理设施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同时,引导企业制定环境考核奖惩制度,将环境管理情况纳入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从制度上压实员工环保责任。
(三)鼓励企业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引导企业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进行清洁化生产技术改造。园区按照“一企一策”治理原则,邀请省级专家为企业全面梳理环保问题清单,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污染物排放减量化。今年以来,园区45家企业共提出无低费方案169个,中高费方案78个,累计投入预计超亿元。
五、以风险隐患排查为抓手,推动环境应急管控能力优化提升
为切实提升园区环境应急管控能力,园区以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为抓手,聚焦固体废弃物规范化管理、环境风险应急管控体系建设等,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一)抓实园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强化源头治理,多维开展隐患排查。园区制定了《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并根据 要求积极督促园区企业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对照排查整治重点内容,逐项进行自查自纠,形成隐患清单及台账。园区聘请第三方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对园区和企业层面隐患进行跟进排查梳理,推动园区和企业环境隐患问题实现闭环管理。
(二)持续推进园区固体废弃物规范化管理。目前园区共有4家配套处置企业,处置能力能够充分满足园区危险废物处置需求。围绕危废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结合全区封闭化管理,加强企业规范化处置工作。关注关停企业固废危废规范化处置,重点配合园区清理专班完成关停企业遗留固废清理工作,全面实现固废无害化。
(三)强化环境风险应急管控。健全响应机制,严格落实应急值守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按照“1+4+X”应急值班体系工作思路,有效整合管委会、派出所、平台、卡口、社区和企业的应急值班资源,形成整体联动、互相配合、合力共治的工作体系。提升实战能力,打好应急演练组合拳。通过开展环境综合应急演练,实现了企业主要负责人、环保分管负责人和具体环境管理人员全覆盖,全面提升企业环境应急处置能力。
六、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为保障,推动治理能力科学化现代化
园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构建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局,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设绿色园区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一)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园区坚持统筹谋划、系统规划、层次推进,先后编制了《园区开发建设规划环评》《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园区环境管理办法》《园区“一企一策一档”环境治理档案》《园区三级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方案》《园区环境管理体系》,设计出全面系统的“施工图”和“路线图”,确保上级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落实落细。
(二)提升环境监管队伍素质。目前,园区已形成“执法人员+园区监管人员+环保管家团队”的高效环境监管队伍,实现专业化环境监管和服务。园区设有生态环境监管中心,对园区企业实施有效监督管理。同时,园区通过与专业环保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补充环境监管力量,提升环境监管水平。
(三)建立环境问题整改销号机制。园区坚持及时整改原则,简单问题立即整改,复杂问题限期整改,严重问题停产整改,同步反馈执法部门,推动企业及时消除隐患问题;坚持高质量整改,要求企业认真制定整改实施方案,确保责任、经费、时间、措施、预案“五落实”,确保环境隐患问题整改到位,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要求;坚持举一反三整改,检查发现一个问题,排查整治一类问题,以点带面压紧压实责任。
七、以改革创新为突破,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做优做强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园区立足全年重点工作,借机寻机、借力发力,聚焦创新试点打造、品牌创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园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一)聚焦减污降碳,打造“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园区”。为推进企业源头治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园区在持续性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申报生态环境部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园区,从宏观(园区整体)、中观(企业间耦合)、微观(重点行业和企业)三个角度出发,全力打造“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园区”。
(二)聚焦资源利用,推进创建“无废园区”和“节水型园区”。积极打造“无废园区”试点。借助智慧平台环保模块升级,搭建园区企业固废收集系统,全面梳理园区企业固废产生底数;建设危险废物集中收集“绿岛”项目,逐步实现区域内小量危险废物从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到利用处置的全过程规范化管理。积极推动“节水型园区”创建。通过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逐步实现园区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从而更好地支撑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逐步打造节水新阵地。
(三)聚焦气味治理,坚定迈向“无异味园区”。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环大气〔2019〕53号)等 要求,全面排查园区企业问题清单,督促企业在生产装备、生产工艺、过程管控、末端治理、常态管理等方面综合整治提升,从根本上解决企业VOCs排放问题。同时,结合限值限量监测监控系统完善园区大气环境监测体系,推动大气监管精准化,全力打造“无异味”园区。
下一步,园区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全面抓好园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全面提升园区生态环境质量,全力争创绿色化工园区,在高水平推进“四化”同步高质量建设“四个宿豫”做出园区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