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 化工园区登录 专业委员会登录

Hi,欢迎来到 联系我们

Hi,欢迎来到 联系我们

化工园区 园区动态 徐圩新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环保赋能解开徐圩生态“绿码”
徐圩新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环保赋能解开徐圩生态“绿码”
  发布日期:2022-11-09

环保赋能解开徐圩生态“绿码”

——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纪实

2019年,连云港徐圩新区获批国家生态环境部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模式试点以及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园区,江苏方洋水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洋水务”)作为生态环境部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模式试点项目的承担单位和国家发改委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园区的第三方治理服务商,立足于徐圩新区,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结合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实际情况,积极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逐步构建了多元发展的环境服务体系。

今年是方洋水务公司成立十周年,作为江苏方洋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方洋水务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聚焦主业、延伸产业链,陆续打造了一批重点工程项目,逐步构建了政府、排污企业、污染治理服务商“三元共治”环境污染新模式,用环保赋能解开了徐圩新区的生态“绿码”。

一、“一体化”管理原则管控污水,书写绿色“水文章”

晨光熹微、绿树点缀,坐落在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的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工废中心”)迎来了新的一天,无人机航拍蓝天之下的工废中心,美成一幅瑰丽的现代工业画卷。工废中心占地600亩,规划投资达30亿元,如今已是一个大型的“环保治理综合体”,是方洋水务为全面践行生态环境部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和国家发改委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园区服务双试点工作要求所交出的完美答卷。

科学的污水处理方案保障工业污水实现达标排放。工业生产中产生出大量的工艺废水、冷却水、废气洗涤水、设备及场地冲洗水等废水,如不经处理而排放,会造成水体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污染。为此,方洋水务建成了集污水集中处理、第三方治理、再生回用、高盐废水处理于一体的工废中心,为入驻石化产业基地的企业用户提供基础配套和定制化两种污水处理服务。

基础配套服务主要处理经企业预处理后达到园区接管标准的污水,包含集中污水处理、再生水处理和高盐废水处理;定制化服务则秉承专业人做专业事原则,包括第三方治理工程、化工高盐污水处理工程等项目。正是由于方洋水务持续优化污水管控,坚持“一体化”管理原则,工废中心在徐圩新区蝶变的进程中不断绽放惊人的魅力。

走进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厂房和污水处理设施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建筑群。据了解,最先入驻中心的园区集中式污水厂——东港污水处理厂已在此稳定运行5年多,处理规模5万吨/天,满足了石化园区产业项目污水处理要求,是全国同类化工园区“投用规模最大、执行标准最严、工艺保障措施齐全”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共有10道污水处理工序,确保出水长期优于一级A标准。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中“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由排污者通过缴纳或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委托环境服务公司进行污染治理的新模式”的指导精神,方洋水务依托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批准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园区,本着“专业人做专业事”的理念,为浙江卫星石化的子公司——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量身定制建设了连云港石化基地工业废水第三方治理工程。该工程处理规模为1.3万吨/天,拓展了上下游一体化的治理模式,有效避免了园区企业与环境服务商之间重复建设、运行成本增加等问题,发挥污染治理项目的规模效益,节省产业项目进行污染治理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大大降低了产业项目治污成本,每年为企业节约治污成本逾1000万元。

把绿色作为底色,发展才更有亮色!让污水“变废为宝”,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便成了方洋水务阶段性的重要目标。依据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总体规划及环评中污废水整理回用率不低于70%的要求,建设了徐圩新区再生水厂工程,处理规模为10万吨/天。再生水厂采用双膜回收工艺,承接东港污水处理厂、第三方治理工程的达标尾水和企业直接排放的生产废水,处理后将70%污废水回用至上游企业,预计每年减少污水外排量和新鲜水取用量2555万吨/年,是目前全国工业园区单体规模最大的污水集中再生回用设施,环境效益十分显著,为打造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筑牢环保之基。

在偌大的工业废水治理中心内,每一个项目都是环环相扣、相互依存的,而徐圩新区高盐废水处理工程正是承接再生水厂产生的30%浓水进行再处理,处理规模为3.75万吨/天,进水盐分可达10000 mg/L以上,出水优于一级A标准,在国内高盐污水处理案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为满足石化企业特种、有机高含盐污水的处理需求,工废中心规划建设了化工高盐废水处理工程,规模为1.2万吨/天。

二、生态环境安全理念,助力排污“最后一公里”

从北到南,一望无际的生态湿地碧波荡漾,绿草如茵,不时还有水鸟飞过,石化基地内的污废水经工废中心处理达标之后,尾水将进入这长达两公里的人工生态湿地。达标尾水净化工程远期规模6万吨/天,现已建成2万吨/天,水中氮磷等污染物经稳定塘、曝气塘、潜流和表流湿地后进一步被去除,出水主要指标基本达到Ⅳ类水质标准。据专家表示,建设人工湿地,可以帮助在徐圩新区生活的水鸟搭建生态廊道,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为了解决石化基地各企业生产污(废)水处理达标后的最终排放问题,更好地保护海洋环境,徐圩新区达标尾水排海工程突破重重难关,建设了长26公里、直径1.4米的排海管道,成为目前江苏省内距离最长的深海排放项目。项目总投资6.9亿元,设排放规模为11.83万吨/天;项目主要由调蓄池、调压泵站、陆域管道、海域管道和扩散器等五个部分组成。排放口水深达15米,稀释扩散能力强,充分利用海洋的环境容量,在不污染海洋环境的基础上,更好地保护陆域水环境及近岸海域的水环境质量,保障徐圩新区生态环境安全,对徐圩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三、水源地生态建设,提供行业“新示范”

初夏的傍晚,徐圩新区应急备用水源在夕阳下闪着波光, 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行行清亮的湖水,湖心岛上遍布着丰富的植被,湖水之下也有着茂密的“森林”,这些“森林”是一些沉水植物、挺水植物,还有底栖动物,可以牢牢固定住底泥,不再搅动,从而使得湖水清澈透明。

作为全国首例在盐碱地人工开挖并脱盐成功的备用水源,项目占地2986亩,总投资约7亿元,利用引水管道或烧香支河引善后河水入水源地,充分利用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的蓄水能力,水库有效库容约 450 万方,配套输水泵站及管线供水能力为 45 万方/天。在徐圩新区唯一淡水水源善后河水量不足或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时,可满足徐圩新区连续10天的应急原水供应。

经过5年的建设,徐圩新区应急备用水源已经成为徐圩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了千余只野生鸟类在此栖息,逐步成为一个生态多样性、多元化的生态系统,不仅有力地维护了新区用水安全,更为国内沿海盐碱地区开挖备用水源提供了示范。

四、模式创新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用新思路新举措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一)建立园区生产污废水调配处理机制

为了统筹管理徐圩新区污水处理项目,提高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能力、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和环保检查不达标风险,方洋水务根据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情况,将工业废水治理中心划分为五条处理线,分别为常规线、高碱度线、高COD线、高COD高氮线、高盐线。同时通过建设污废水集中收集罐区,实现生产污水“一企一管、一企一罐、一级收集、两级调配”的收集原则、生产废水高、低硬度分别收集原则,即上游企业污水→收集池→混合集水池→下游调节罐;上述污水处理调配方案的设计,通过对上游来水的灵活调配、多级调节,实现资源充分利用,节约治污成本。

(二)建立再生水交易平台

根据《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求石化基地内污废水整体回用率不低于70%,为此新区规划建设了园区集中式再生水厂,以实现生产污废水集中70%再生回用。若企业由于距离输送过长等原因不使用再生水,在方洋水务协助其将再生水统筹调配给其他企业使用的前提下,处理收费中可以相应核减再生水抵扣价。通过搭建再生水水权交易平台,以市场化方式推进石化园区及企业的节水管理,充分利用优质再生水,合理平衡石化园区企业间用水需求,有效解决石化园区供水总量吃紧现状,进一步降低地表一次水取用量和单位产值水资源消耗水平。

五、效益分析

徐圩新区通过实施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模式、环境第三方治理模式,构建了政府、排污企业、污染治理服务商“三元共治”环境污染新模式,废水治理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促进石化园区达成经济快速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机统一,实现园区政府、园区企业、环境服务商多方共赢。

一是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政府由一对多家污染企业的监管变为一对一家第三方治理服务企业的监管,简化管理流程,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有效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公共服务能力与环境管理效率;同时通过实施第三治理工程,体现了专业人干专业事的治污理念,提高了产业项目污水接管处理可靠性,提升了基地整体污水处理水平。

二是解决资源环境受限问题。针对石化基地水资源稀缺和海洋环境容量有限的问题,通过再生水厂工程对污废水进行再生回用,既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助力石化园区可持续发展。

三是降低环保安全风险。对园区内工业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强化资源综合利用,提高污染物处理效率,降低石化园区环保风险。同时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升土地利用率,增加石化园区亩产效益。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生态文明是绿色发展、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性重要支撑。未来,方洋水务将持续依托多年运营数据及经验,科学治水,润泽一方,为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努力追求成为中国卓越的工业园区环境综合服务商。

协会介绍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

协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799064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主办单位: 技术支持:南京苏化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