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始终是我们企业发展的命脉。”谈及企业多年来的发展理念,江苏铭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志斗如是说。
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江苏铭朗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坚持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也一直致力于专注反应器、脱硫塔设备及配套产品等行业节能环保的技术设备研发。
作为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铭朗如今已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共11项,企业专有技术8项。其中,焦炉上升管无热媒低中高压蒸汽回收技术、费-托合成油技术等在业内广受好评。
不断研发节能环保新成果
“在创新的路上,我们不断研发适合行业节能环保的新技术。近年来,我们更是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并投入大量时间和人力资源,也取得了一定成绩。”高志斗介绍说。
围绕煤气脱硫及工业窑炉烟气脱硫等领域开展研究,江苏铭朗形成了“微型吸收器”“移动床烟气脱硫塔”“脱硫剂自动上料装置”等多项关键技术,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微型吸收器”等15项知识产权,为公司创新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近3年来,公司转化专利等科技成果22项,转化成果运用到产品的研发及制造过程中,使产品具有更好的质量、更强的竞争力。公司主要产品中的“烟气脱硫塔”“微型吸收器”“微型预冷器”“ML-JHG型焦炉专用上升管”等关键技术指标持续保持领先。
高志斗表示,凭借多年的研发技术积累,江苏铭朗奠定了在工业污染防治技术领域的发展基础,目前产品在行业内广受认可。
有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高志斗表示,铭朗公司凭借多年的研发技术积累,有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近3年公司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奠定了在工业污染防治技术行业的重要地位。2020年,公司高新技术产品收入5191.01万元,占同期总收入的65.83%。产品服务于山西金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迁安市九江煤炭储运有限公司、山西俊安楼东能源有限公司等客户,得到了认可。
为完善研发管理过程,加强对新产品的研发,铭朗公司专门制定了《研发项目管理办法》,建立研发投入核算体系,制定了《研发投入核算管理办法》进行管理,编制了《研发费用辅助账编制说明》以提高研发资金的有效利用率。
此外,该公司还建立煤化工湿法脱硫技术中心,并与江苏海洋大学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还制订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办法》《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奖励办法》,进一步激发自主创新潜力;企业建有开放式创新创业平台,制定了《创新创业平台实施方案》,旨在吸引更多的创新项目,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企业还设立了关于职工《培养进修、技能培训培养进修管理办法》《员工技能培训管理办法》,制定了《优秀人才引进管理办法》《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办法》等,不断引进人才,为公司发展壮大与不断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攻克两项脱硫核心技术
据高志斗介绍,煤气脱硫一般采用湿式脱硫法。脱出的硫一般为硫单质,会沉淀在塔体底部,久而久之容易堵塞塔体,不仅影响脱硫效率,还会降低脱硫设备的使用寿命。
针对上述问题,江苏铭朗决定对“新型高效率动态脱硫塔的研发”项目进行立项研究。根据市场情况,结合公司的生产研发能力,该公司立项开发成功了脱硫塔硫单质新型回收防堵塞和脱硫塔高效率动态脱硫两项核心技术。
高志斗表示,该项目技术的主要创新点是通过设置残料回收机构,将脱硫过程中产生的单质硫进行回收,防止单质硫堆积在塔体底部造成堵塞。该脱硫塔采用双重脱硫工艺,提高了脱硫效率。
通过针对新型高效率动态脱硫塔关键技术的研发,江苏铭朗获得了一种高效率的脱硫塔和一种新型的脱硫塔两项授权专利,产品通过了脱硫效果测试,并已在多个煤化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破解废气装置降噪难题
化工厂排出的废气,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到大气中。要净化废气,首先要将废气收集起来。目前,业内现有的收集废气的装置一般都较重,不易移动,且在机器运转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对于在附近作业的工作人员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此外,直接将废气收集排至过滤器中,会增加过滤器的工作压力,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为破解这个难题,江苏铭朗决定对“新型降噪用于废气处理的微型吸收器项目进行科技攻关。经过不懈努力,该公司创新开发出微型吸收器废气净化处理技术、微型吸收器新型降噪技术,并成功在煤化工、煤焦化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
高志斗介绍说,该技术通过增加过滤网,使排至过滤器的杂质更少,减少了过滤器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净化空气的效果,且可拆卸、能定期更换。研发的新型降噪用于废气处理的微型吸收器便于移动,过滤网使排至过滤器的杂质更少,提高了空气净化的效率。此外,通过箱体、消音海绵的设置,该技术极大降低了设备在运转时产生的噪音,降低了其对于在附近作业人员的危害。
新技术助力焦化厂提效
目前焦化厂多使用填料吸收塔来脱硫,但使用时经常发生填料层堵塞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再生氧化过程中产生的部分硫颗粒和副盐产物转移到贫液,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脱硫液黏度增加,同时在填料层内析出结晶甚至凝固引起堵塞,降低了填料层的表面积,导致脱硫效果降低。
针对上述问题,铭朗公司对“基于超重力床的湿式催化剂氧化法脱硫系统的研发项目”进行立项研究。该公司创新性采用“旋流+超重力”二级脱硫工艺,催化剂采用ADA。旋流板脱硫塔作为一级脱硫装置处理含硫化氢的焦炉煤气,将排出的焦炉煤气中的硫化氢含量降至300~1000毫克/标准立方米,然后再使用组合式超重力脱硫塔进行二级脱硫,使净化后的硫化氢含量降至20毫克/标准立方米以下。该公司成功研究出旋流板脱硫塔、组合式超重力脱硫塔,塔内没有静止的填料,甩液筒还能产生较大的离心力自清洗,可有效解决脱硫填料塔堵塞问题。
高志斗表示,通过自主研发得到基于超重力床的湿式催化剂氧化法脱硫系统,产品通过了脱硫效果检测;利用旋流板脱硫塔粗脱硫、组合式超重力床精脱硫,将两塔的脱硫富液引入低位再生槽氧化再生,再生后的贫液分别引入贫液槽进行检测,分别送入旋流板脱硫塔和组合式超重力床以满足脱硫贫液的参数指标。
自洁式喷射器保证系统稳定
目前,湿式氧化法脱硫中自吸喷射氧化再生槽的喷射器运行过程中易出现堵塞,初始先从尾管结垢,使喷射器内压损增大,造成吸风量减少、再生效果不佳;结垢严重时进展到喷射器喉管位置,出现喷射器返喷、副盐生成量大、出口硫化氢超标、化工物料消耗增加等现象,影响生产的稳定性和效果。
现有的处理方法是根据运行状况不定期清理喷射器尾管,需要停下这组喷射器或者整个系统停车,清理费时费工,并且间隔一段时间尾管会再次结垢。为解决上述技术难点,该公司立项研究并开发成功了新型自洁式脱硫再生喷射器关键技术,生产出新型自洁式脱硫再生喷射器。
高志斗介绍说,新型自洁式脱硫再生喷射器的工作原理是:液体通过液体进口进入吸引室,气体自吸进入吸引室,在混合管内进行混合,流经喷射器尾管时,螺旋纽带在流速驱动下产生的扭矩并快速旋转,使气液混合物无法在喷射器尾管内壁附着,从而阻止污垢形成,保证再生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低温烟气脱硫剂提高脱硫精度
烟气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硫,易污染环境造成酸雨效应,在排放之前必须先脱硫。现有的脱硫剂一般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工作,有时烟气温度达不到要求,需要再加热,浪费能源。
针对以上问题,铭朗公司组织技术攻关,开发出了“新型低温烟气脱硫剂”。产品通过了脱硫效果测试,实现了低温或超低温下的烟气脱硫,脱硫后二氧化硫含量满足≤10毫克/标准立方米的要求,并实现商业化运行。
据介绍,该产品的主要创新点是脱硫精度高,穿透硫容大,强度好,价格低,流程短,费用低,并将废气中的氯化氢、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其他有害气体一并脱除,可广泛应用于焦化、催化剂焙烧、烟气、天然气等领域的烟气处理,还可应用于玻璃、垃圾焚烧、金属冶炼等领域,将尾气排放的二氧化硫浓度降到10毫克/标准立方米以下,完全满足了超低排放标准,脱硫副产物可作水泥原料使用。
通过针对新型低温烟气脱硫剂关键技术研究,铭朗公司已取得了“一种脱硫剂自动上料装置”授权专利,取得了“一种化工机电设备加工用防护装置”和“一种改良脱硫催化剂导入装置”2项受理专利。
聚焦地下天然气脱硫研究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被越来越广泛使用。但中国的天然气多伴生硫化氢,含硫气藏的产气量占到中国天然气总产量的60%以上。硫化氢有剧毒,除对人体有害之外,还会腐蚀采气设备和管道,带来安全隐患。
高志斗介绍说,目前的脱硫方法主要集中在地上,由于地下数千米高温高压环境的特殊性,地下的脱硫极少人研究,难度很大。针对以上问题,该公司决定对“地下天然气复合型脱硫剂及设备的研发”项目进行立项研究。
该公司创新性开发出了脱硫工艺和配套的新型脱硫剂,适用于天然气、油田伴生气、油田气等的硫化氢脱除,可直接通过管道注入天然气井,在井下雾化后与天然气接触并反应,实现地下天然气脱硫。
通过自主研发,针对地下天然气复合型脱硫剂及设备关键技术,江苏铭朗已取得“一种用于井下天然气的耐高温高压复合型脱硫剂及生产设备”和“一种用于井下天然气的复合型硫化氢脱除剂及生产设备”2项发明专利受理,完成了地下天然气复合型脱硫剂及设备的试制,目前处于调试改进阶段。
由于在科技研发方面的出色表现,近年来江苏铭朗获得了江苏省优秀企业、江苏省质量诚信AAA级企业、江苏省科技创新十佳企业、江苏省环保设备十大品牌企业等荣誉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