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 化工园区登录 专业委员会登录

Hi,欢迎来到 联系我们

Hi,欢迎来到 联系我们

会员动态 南工大与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共建应急治理与政策研究院
南工大与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共建应急治理与政策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1-09-30

9月28日,南京工业大学和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共建的应急治理与政策研究院揭牌仪式暨首届应急治理与政策研究高峰论坛举行。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沈仲一和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邢卫红分别代表双方签订共建协议。沈仲一副厅长,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徐之顺,南京大学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童星教授,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南京大学智库评价中心首席专家李刚教授,南京工业大学书记芮鸿岩、校长乔旭共同触屏启动揭牌。

校地深度协同,构建服务江苏应急需求智库型研究机构

“贵校具备建设‘应急治理与政策研究院’的科研力量基础、学科交叉基础、决策咨询基础。经研究,我厅同意与贵校共建‘南京工业大学应急治理与政策研究院’。”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关于支持南京工业大学建设“应急治理与政策研究院”的函中这样表述道,推进江苏应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需理论和科技人才支撑,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设高端智库非常必要。

“研究院要力争理论创新、技术发明和决策咨询、成果转化并重,将论文及报告写在江苏省应急管理相关部门的决策里,促进江苏应急治理理论和实务发展。”揭牌仪式上,芮鸿岩强调,“新成立的研究院作为一个跨学科、实体化、智库型校级研究机构,聚焦以化工行业安全为特色的应急治理与政策研究。”乔旭介绍,研究院旨在构建“技术+管理+政策+法治+文化”五位一体的应急治理研究基本模式,致力于促进应急学科发展,为江苏省应急管理系统提供调研评估、决策咨询、对策建议、评估报告、成果转化、创新扩散等智力支持。

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江苏应急治理理论和实务发展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我校组建应急治理与政策研究院,推进应急治理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正当其时。”芮鸿岩表示,“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做到全校‘一盘棋’,着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安全、化工、环境、能源、电气、自动化、机械和土木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用跨学科的方法研究跨领域的应急治理问题。”他强调,研究院要持续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行业机构等方面的协作,通过不断扩大“朋友圈”,构建“共同体”,擢升研究院的应急治理能力,提高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性,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中贡献南工大智慧和力量。

邢卫红介绍,新成立的研究院主要面向基于化工本质安全的江苏安全生产治理体系、江苏韧性城市建设与应急体系和哲学与文化视角上的生态安全等9个研究方向开展研究。

专家齐聚论道,问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体制机制

“应急管理厅在减灾救灾中的主要职责是什么?”沈仲一在以“深化自主创新,服务应急管理”为题做主旨报告时,一出场便抛出了这个“棘手”的问题。他列举了化工爆炸、河南水灾等数例重大灾害事件,强调应急管理和现代化治理体系必须具备风险辨识、预警、研判、监测、救援和社会保障等能力。

“打破‘谈化色变’的困局,就应遵循本质安全原则,采取环保前置工艺将绿色技术嵌入生产治理全过程,推动绿色化发展与本质安全创新,实行源头绿色。”乔旭以“基于本质安全的化工绿色发展策略”为题,从行业专家的视角指出本质安全是应急治理的根本之策。

童星在“我国应急管理实践、理论和学科建设动态”主旨报告中梳理了我国应急管理实践的发展过程,并从政策层面指出应急管理的重要特征即综合协调。从理论层面,他认为要将制度优势转化为风险灾害危机管理效能,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决策风险评估与治理、人工智能与应急管理研究等领域的重大前沿问题。

潘勇、王冀宁、岳健广、潘宜昌、马海韵、金洁琴等12位来自该校安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土木学院、化工学院、法政学院和图书馆等单位的学者分别以“危化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监测预警现状与发展”“从灾害防治救援产业发展与江苏对策看应急治理协同创新”“我国城市综合灾害防御能力建设面临的时代挑战——基于韧性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视角”和“不完全信息下网络舆情传播的演化博弈分析”为题作了主题报告。

据南工大社科处处长陈红喜介绍,今年以来,该校教师撰写的疫情防控、文化发展等多篇有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政建言成果获江苏省领导肯定性批示。此次高峰坛还收到了赵柳榕等10多位教师的论文投稿,他们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了风险管控和监测的方法和技术,从政策的角度提出了应对和思考,既着眼于现代化治理的技术支撑,又聚焦于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论坛同时还就应急管理文化的培育等内容展开了热烈的学术争鸣。

协会介绍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

协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799064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主办单位: 技术支持:南京苏化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