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外贸持续增长成为一抹亮色。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5.3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比2019年同期增长24%。
作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中小微外贸企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10个月,新增备案登记的对外贸易经营者达15.4万家,其中绝大部分为中小微外贸企业。
不容忽视的是,虽然整体外贸数据向好,但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走出去”仍难言“容易”二字。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在此前举办的发布会上表示,中小微企业出海主要面临六大困难,表现为“三多三少”。“三多”即贸易风险多、成本上涨多、供应链堵点多。“三少”即订单少、芯片少、制造业劳动力偏少。
因此,带给众多外贸企业的感触是,经营压力增大、“有单不敢接”“增收不增利”。那么,如何应对这些难题?业内人士支招,这两种方式可以一试:利用汇率产品避险、借助数字化手段寻求突破。
利用汇率产品避险
针对企业面临的外贸订单被延迟或取消、收汇风险加大等问题,一站式外贸企业跨境金融和风控服务公司XTransfer创始人兼CEO邓国标建议,中小微外贸企业自身要树立“风险中性”理念,充分利用各类汇率产品进行避险。
邓国标表示,“大多数外贸企业都会把汇率波动纳入日常的经营和财务决策之中,尽可能降低汇率波动对出口业务及企业财务的负面影响。”
面对汇率波动带来的汇兑损失,外贸企业可以利用金融工具进行管控,锁汇工具便是其中之一。据邓国标介绍,XTransfer的锁汇产品叫“易汇保”,由XTransfer代外贸企业向银行购买远期购汇合同。外贸企业需要确定外汇到账的大致时间、到账金额,选择购买对应外汇金额和期限的锁汇合同。其好处在于,执行合同时外贸企业不会因为汇率浮动而遭受损失。此外,如果实际汇率下跌,而按锁定汇率结汇,则能帮助企业实现部分收益。
除锁汇外,设置报价有效期也是规避汇率风险的一种有效的办法。邓国标说,汇率是实时变化的,固定报价对于外贸企业存在汇兑风险。为了规避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报价要有“有效期”。使用人民币结算也是应对汇率波动的方式之一。
今年以来,不少地方的相关部门也从“汇率”上做文章,帮助中小微外贸企业避险,取得不少实效。例如,10月15日,成都出台“远期结售汇业务免保证金、免担保费”和“外汇衍生品履约资金支持”两项支持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避险的政策。同日,招商银行渝中支行也为重庆维纳柯贸易有限公司办理首笔“汇保通”汇率避险业务,标志着重庆市渝中区在全国首创开展针对中小外贸企业的“汇保通”汇率避险新模式成功落地。也是在10月,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成功落地全省首笔小微企业汇率避险“银政担”创新业务,实现了银行和第三方担保的创新外汇保值交易模式,既节省了企业的资金成本,也规避了汇率市场波动风险。
借助数字化手段突破
尽管当前全球疫情仍在起伏反复,经济复苏分化加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能源紧缺、运力紧张及发达经济体政策调整外溢等风险交织叠加,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对中小微外贸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邓国标表示,通过XTransfer外贸出口先行指数和中小外贸企业竞争力指数研究,我们发现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微外贸企业,韧性和活力不断增强。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开展数字化转型是必经之路。
此外,针对抗风险能力弱、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大量中小微企业也开始借助数字化手段寻求突破。邓国标认为,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升级服务市场也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借助数字化工具,中小微企业可以实现灵活变通,提高抗风险能力。XTransfer此前发布的CRM客户关系管理应用就旨在帮助中小微外贸企业实现业务全链路数字化管理,使得企业调用资源更加高效。这带来的结果是企业韧性增强,可以更好地对抗外部市场的波动。
实际上,不止中小微企业,对于我国所有外贸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是“十四五”期间需要面对的的共同课题。商务部日前发布的《“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到,推动贸易主体数字化转型,具体措施包括:支持生产型外贸企业开展产品研发等全价值链数字化转型。鼓励贸易型企业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提供智能、便捷、高效的服务。引导外贸企业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支持贸易数字化服务商为外贸企业提供优质数字化转型服务,协同推进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