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 化工园区登录 专业委员会登录

Hi,欢迎来到 联系我们

Hi,欢迎来到 联系我们

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做好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评估 推进江苏能源化工科学发展
做好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评估 推进江苏能源化工科学发展
  发布日期:2023-03-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对此,2月19日,谢克昌院士在江苏常州市召开的首届“中国能源•化工产学研30人论坛”上指出,开展现代能源体系指数评价对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有重要作用。

开展现代能源体系指数评价意义重大

谢克昌院士介绍,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强调指出,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力争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在《“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第九章内容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测评估、考核监督机制。”

现代能源体系的核心内涵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研究根据能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采用系统分析法中的序关系分析法构建能源体系指标体系,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确定指标权重。能源体系权重,清洁占23.6%,低碳占23.6%,安全占29.6%,高效占23.3%。

现代能源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四个维度,包含清洁能源消费总量占比(%)、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吨/人)、石油储采比(年)、GDP单位能源能耗(吨标煤/万元)等26项指标。

我国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进程评估国际横向对比

对于我国现代能源体系指数评价,谢克昌院士指出,自从2012年开始,该指数开始提升,尤其清洁指数自2014年后快速升高。2020年的指标体系中,指数100代表指标最优,指数50代表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指数为50.1,基本处于世界平均水平。

研究对全球美国、巴西、英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中国、日本、印度等76个国家进行了国际横向对比。研究表明,清洁指数:欧盟84.1,排名13;中国55.8,排名48。低碳指数:欧盟63.1,排名19;中国31.0,排名56。安全指数:俄罗斯87.3,排名2;中国64.7,排名16。高效指数:日本73.5,排名6;中国45.3,排名42。综合指数:欧盟67.6,排名2;美国66.7,排名3;日本60.0,排名16;中国50.1,排名38;俄罗斯50.0,排名40;印度34.3,排名72。

我国省区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进程评估与对比

谢克昌院士表示,分省现状对比能源生产、消费比大于1,即对外输出能源省份仅7个,从大到小依次为陕西、山西、内蒙古、新疆、青海、云南、贵州。

地区生产总值方面,各省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省份广东是最低省份青海的近37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特点,最高的北京是最低的甘肃的4.6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之间关系存在两组省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高的省份经济发展已基本与能源脱钩。资源富集、老工业基地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明显偏高。

在能源消费结构与碳排放中,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差异较大,煤炭占比最高为内蒙古,82%;非化石能源占比最高为青海,47%。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碳排放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相关度很强。

清洁指数最高为北京,88.6;指数最低为内蒙古,17.1。低碳指数最高为四川,66.6;指数最低为山西,14.7。安全指数最高为新疆,76.4;指数最低为北京,17.9。高效指数最高为北京,87.4;指数最低为辽宁,32.7。综合指数最高为四川,66.4;指数最低为辽宁,36.4;超过50的有11个,低于40的有4个。

分省现代能源体系指数对比分析表明,清洁维度指数与高效维度指数正相关性较大,资源富集、老工业基地省份整体落后。低碳维度指数与安全维度指数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水能资源丰富、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较高的四川表现较为突出。我国区域能源生产与消费依旧存在不均衡、不充分现象,四川在清洁、低碳、安全方面具有优势,高效指标不足50。北京在清洁、高效方面明显较优,但安全指数高效位于末位。山西安全、高效指数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清洁、低碳指数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江苏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进程评估及相关建议

2020年,在30省市中,江苏现代能源体系指数评价结果如下,清洁指数75.6,排名第9名;低碳指数29.3,排名第17名;安全指数35.7,排名第22名;高效指数72.1,排名第2名;综合指数52.1,排名第10名。清洁指数处于全国中等偏上水平,高效指数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低碳、安全数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根据以上评价结果,谢克昌院士给出以下建议。

一是依据指数评价结果,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制定江苏省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统筹制定指数发展目标,精准推进现代能源体系建设。

二是建立和完善适用于现代能源体系评价、监督和考核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强化能源统计队伍建设,做好基层能源统计工作。

三是坚持节能优先,及时修订提升能效标准,压减不合理能源需求。

四是做好技术储备,大力支持能源领域科技创新,提升低碳水平。持续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篇大文章。充分利用江苏省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优势,聚焦大规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强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耦合利用。巩固非化石能源领域技术装备优势,持续提升风电(尤其是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性。强化储能、氧能等前沿科技攻关。开展新型储能关键技术集中攻关,推动储能成本持续下降和规模化应用。加强研发平台建设,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五是多措并举推动江苏建设多元能源体系,提升安全水平。坚持内外并举、量质并重,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为重点,开展多渠道、多形式、深层次国际国内合作,形成来源广、品质好、物流畅、价格优的能源资源供应体系。尤其是在煤炭领域,要深化与山西、内蒙古、陕西、安徽等传统煤炭基地的合作,开展煤矿共建,建立长期稳定供煤关系,稳定电煤来源。

六是主动打造协同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主导”原则,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打通从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的产学研用完整创新生态链,明确创新需求从企业来,创新成果再到企业去,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小试—中试—产业化”一体化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的科技创新机制。

七是主动对接产业需求,开展产学研协同科技攻关。立足江苏省在能源化工领域的巨大产业发展需求,相关企业单位以科技项目等形式开展联合科技攻关,集聚优势科技创新资源,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难题,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八是江苏省与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传统行业绿色升级工程、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农业农村节能减排、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交通物流节能减排、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等重点行业应引起高度重视。

协会介绍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

协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799064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主办单位: 技术支持:南京苏化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