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京召开“2023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论坛”。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发表题为《重视并加强知识产权工作 助力石化强国不断取得新跨越》的致辞。今日特刊发全文,以飨读者。
在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为配合2023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石化联合会从今天开始展开“2023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并举办主题论坛,目的是为了提升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营水平,助力石化产业的创新、高质量发展和石化强国跨越。受云鹏书记委托,我谨代表中国石化联合会、也代表分管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的李彬副会长,向各位领导、嘉宾和行业内150多名代表百忙中莅临今天的论坛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特别感谢工信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一直以来对石化联合会和石化行业知识产权工作以及创新发展的指导和大力支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特别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今天我们开启“2023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并举办主题论坛,正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和实际行动。相信今年的活动周和今天的主题论坛,必将为推动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产生深远影响。下面,我简单讲三点:
第一、 中国对知识产权工作一直高度重视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国际通行规则,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做好知识产权工作,才能营造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法治环境和激发创新的激励机制。
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就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国家就颁布了《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迈开了我国专利制度法制化、规范化的脚步。我们石化人熟悉的“侯氏制碱法”,就是在那个时期、也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获得了新中国第1号发明证书。后来,与石油和化学工业密切相关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获得了重大科技成果奖,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新型抗疟药青蒿素”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提取成功。
二是改革开放加快知识产权工作的步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为适应扩大开放的需要和与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接轨,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上世纪八十年代相继颁布实施了《商标法》和《专利法》;上世纪九十年代为适应扩大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对《专利法》进行了第一次修订。新修订的《专利法》不仅延长了保护年限,而且扩大了保护范围。当时化学工业,尤其是农药、精细化学品等行业感受最严峻的挑战就是扩大到对化学物质的保护;再后来就是2000年、2008年和2020年对《专利法》进行了三次修订。
三是新时代开启知识产权工作新征程。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始终把知识产权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仅重新组建了国家知识产权局,而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会议研究部署知识产权重大问题,使得“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实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有力地推动了知识产权工作向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治理方向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总的看,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和保护体系不断健全、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升,对激励创新、打造品牌、规范市场秩序、扩大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对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总体判断和肯定。
第二、石油化工行业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化学工业一直是先工业化国家和发达国家创新最集中、最活跃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知识产权工作对石化产业尤其重要。我国石化产业始终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立足石化产业的现状、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不断探索通过知识产权工作保护创新、激励创新,石化行业的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取得进步和明显的成效。
一是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快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石油化工行业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占全国专利申请总量的14%左右,授权专利数量接近100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占行业总申请量的67%以上,且国内、国际申请量均逐年增加,增速高于全行业专利总申请量。
二是知识产权战略意识不断提高。石化行业和广大企业普遍认识到知识产权与企业的技术实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经营安全息息相关。许多企业把知识产权管理作为科技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专设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开展专利检索、分析、布局、导航、挖掘、培训、许可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逐步建立起一支涵盖专利申请维护、商业秘密保护、风险防范和纠纷应对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
三是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成效明显。过去调研中了解到,许多企业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创造、转化、运用、保护体系,形成了管理先进、运营高效的市场化体制机制。比如,中国石化不仅制定了知识产权方面的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还研究探索专利作价入股、转让许可、侵权“零容忍”、专利预警应急等制度和机制,有力的保护了知识产权,促进了科技进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然,在看到我国和石化行业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还要辩证地看到在知识产权工作中也还存在某些短板和瓶颈制约。比如,科技成果与专利技术转化率低的问题从根本上改变不明显;从拥有专利总量看我国已跻身于专利发明大国,但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另一方面,我国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和成效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仅占 GDP 的11.6%,远低于美国的35% 和欧盟的39%。这都要求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在知识产权工作上下更大的功夫。
第三、重视并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推动石化自主创新和科技自立自强
知识产权作为创新的基本保障,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响应国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号召,激发创新潜力与活力,加大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为区域经济、行业发展、国家创新提供技术支持。
下一步,石化行业知识产权工作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专利信息分析和利用工作,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专利导航是以专利信息资源利用和专利分析为基础,把专利运用嵌入产业技术创新之中,通过专利信息和专利视角引导和支撑产业、科学发展的一项探索性工作。近年来,石化联合会积极参与国家专利导航工程建设,2013年获得了“国家专利协同运用试点单位”称号。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大力支持下,联合会每年选定2-3项重点行业领域,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并组织行业重点企业及科研单位与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对接,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和效果。
二是健全知识产权运营人才体系,推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需要提升知识产权运营人才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化能力。由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涉及到法律法规的保障,需要培育复合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打造专业性强的知识产权运营人才体系,提升综合能力,提升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按照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和安排,石化联合会将进一步深入开展知识产权的调查研究,并及时发现和培养一批专业的行业知识产权专家队伍,更好地为行业企业提供更专业、更精准的服务。同时,我们还会通过一系列的专题培训和行业知识产权交流,提升石化行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知识产权战略意识,主动培养各层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提高知识产权工作水平和运营力,推进行业整体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推动行业知识产权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三是强化行业知识产权 建设,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和水平。
2021年4月石化联合会成立了行业知识产权工作委员会,为行业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这个平台首先要落实好国家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工作一系列改革部署,做到系统集成、协同推进、确保实效。其次,扎实开展行业调查研究,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和真实需求,定期发布行业年度知识产权发展报告,做好行业知识产权服务顶层设计。然后,促进行业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精准化、智能化,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延伸服务链条,力争为行业提供优质高效的良好服务。全方位地建设和优化产业生态体系的结构及运行机制,以保障高价值专利技术成果的顺利转化,实现行业服务能力的新提升。要深化国际交流、互鉴与合作,关键是通过这个平台推动石化行业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同时,鼓励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激发创新活力和激情,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石化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任务和新的目标,我们既面临着严峻复杂的挑战,也面临着难得的新发展机遇。让我们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开创石油和化学工业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石化强国的跨越提供强力支撑,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