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 化工园区登录 专业委员会登录

Hi,欢迎来到 联系我们

Hi,欢迎来到 联系我们

行业资讯 安全环保 安全 石化化工行业跨国企业对我国安全管理的建议
石化化工行业跨国企业对我国安全管理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3-07-28

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石化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政策和检查标准,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特别是近年来安全生产事故屡有发生,各级部门增加了检查频次,并提高了检查标准,进一步保证了我国石化化工企业的安全运行。在企业实际经营情况来看,目前的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石化化工行业跨国企业积极支持我国的安全管理政策和配套举措,积极配合各级政府开展的安全检查工作,同时,也基于其在运行中的实操困难,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基于企业安全信用风险配套各级安全监管检查

近年来企业频繁接受各级安全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检查,主要形式包括:专项检查、综合执法检查、化工事故后安全突击检查、以及专家辅导检查,检查后回头看以及各种线上调度等,检查团来自化工园区,所在县、市、省,各类交叉检查,以及国家一级的检查。这类工作存在一定的重复性,给工厂的日常生产、运营带来了负担。以某世界化工龙头公司的一家工厂为例,2021、2022年接受各级安全检查的次数分别为13和18次,2022接受应急管理线上调度(针对作业票合规性、视频监控、工艺参数监测等)27次,2023年截至目前已经达26次,且所有发现项都必须尽快提交书面整改报告。往往前一轮的检查及整改尚未结束,后续一轮的检查已经再次开始。2022年底,一家工厂在安全二级标准化复评期间,生产、设备、安全专业的工作人员共同协作,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最终按照规定格式编制提交了长达八百多页的纸质《不符合项整改报告》。这类重复性工作由于时间紧、要求严,公司各级团队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迎检和整改,这些工作逐渐占据了原本用于日常检查安全,排查隐患、改进设备、设施和工艺的时间,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工厂的生产运营效率,甚至影响了内部安全管理的系统性和时效性。建议政府加快推行安全生产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制度。2022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已经提出了“实行企业安全生产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制度,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信用修复机制”。根据调研,部分接受频繁检查的企业不仅在安全生产检查方面都保持着良好的信用记录,同时始终执行国际先进安全标准,也在企业内部形成了完备的安全管理体系,希望在充分考虑企业的安全执行标准和安全信用记录基础上,对各项指标优良的领先化工企业适当减少检查频次、缩小检查范围,特别是对大型一体化生产基地,已经实现了标准化管理,各分公司或工厂均执行统一安全标准和安全管理体系,帮助这类企业将更多精力放在日常内部隐患排查、改进设备等方面,贯彻实施好本质安全管理工作。

二、统筹管理各级安全数据信息平台 实现信息系统互通互联

目前国家和地方安全监管部门都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从国家、省、市级到县级、园区应急局都建设了各自的数据填报平台,要求企业及时上报安全生产信息。但是,此类平台数量较多,每次填报的信息内容差别不大;而且填报任务一般比较紧急,要求尽快完成;同时由于网络平台仍处在完善中,数据传输经常出现故障,导致企业视频信号或工艺参数缺失并被通报。为做好这项工作,企业生产和安全管理团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各个平台进行数据填报、接收 等,各个工厂都设置了专人来处理数据填报和接收通知的工作,占据了大量时间。建议对安全数据信息平台进行统筹管理,实现信息系统互通互联,统一安排填报工作,这样不但提高了公共管理效率,而且帮助企业有效节省时间,真正把重心放到日常的安全生产和运营管理上。

三、统一各级安全检查标准

目前各级政府部门安全生产检查依据标准并不统一,比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推荐标准,团体标准等存在部分差异,以及各种情况下发的通知、问答、事故调查结论等,都可以作为检查依据,并要求企业对照不符合项进行整改,不利于领先企业发挥自身安全管理的系统性、自主性和能动性。同时,在各项安全检查过程中,由于执法者的经验、背景、对法规的标准的理解存在差异,造成执法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因人而异,甚至存在检查人员以国标中单个条款要求企业进行整改的情况,忽略了保护层的系统性和安全的协同性。对于执行国际标准的企业,尤其是执行全球统一安全管理系统的跨国公司来说,国际标准的细节、形式和管理制度跟国内现行标准制度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在安全检查中有不一致的地方,多数情况下国际标准满足国内相关标准的要求,仅在表述方式或形式上有一定区别,希望主管部门充分考虑国际国内标准的包容性和兼容性,适当参考国际标准进行检查监督。

协会介绍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

协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799064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主办单位: 技术支持:南京苏化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