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国家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发布以来,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氢能试点示范项目落地提速,各地加快产业布局取得显著成效。这是11月7日在广东佛山举办的2023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上传出的信息。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任中保表示,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在供给端,全国在建和建成的可再生能源项目达92个,年产能超过70万吨。在输运端,已建成加氢站380余座,覆盖29个省份,站内制氢加氢一体站、油电气氢综合站等新模式开始示范。在应用端,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超过1.5万辆,氢能机车、轮船、飞机等新型运载工具逐步试点,氢电融合可再生能源供给站、绿氢化工等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涌现。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态势总体良好,制、储、输、用各环节技术稳步提升。在氢能制备方面,截至9月底,我国已规划和建设超过400个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120个在建建成项目总产能超过90万吨/年。在氢能加注方面,累计建成加氢站数量世界第一。在多元应用方面,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燃料电池商用车生产和应用市场。”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强调,未来国家能源局将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关键技术装备攻关,探索多场景高效利用,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积极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会议透露,到2025年,西北地区规划的绿氢项目产能将达70万吨,10个省份规划的绿氢产能高达104万吨。今年8月,中石化新疆库车2万吨/年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绿氢规模化、工业化应用实现零的突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部长、研究员景春梅表示,虽然绿氢在我国已经提速发展,但目前全球绿氢在氢能总量的占比还不到1%,根据IEA预测,到2050年绿氢占比将会达到85%,需求巨大,前景广阔。“一带一路”沿线聚集了全球85%发布氢能战略的国家,这是中国开展氢能对外合作重要的基础。未来对内应继续完善氢能顶层设计,加强核心技术攻关,降低储运短板;对外要加强国际合作,参与制定国际标准,让更多国家共享氢能创新应用成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局主任张晓强表示,目前中国的氢产量约34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3,但其中3000多万吨都为灰氢。如果能实现灰氢转绿氢,将会为整个绿氢应用提供巨大场景。为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坚持绿色低碳方向;还要高度重视绿电、绿氢的有效利用,发挥其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以及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中的作用。同时应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积极拓展绿氢在工业领域规模化应用,加快降低绿氢成本,推动石化化工等产业灰氢转绿。政府则应切实优化氢能产业发展制度环境。
本次大会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共同举办。国内外嘉宾围绕氢能产业发展开展了深入研讨交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