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系统2024年工作动员大会在京召开。石化联合会会长李寿生介绍了2023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总体情况,分析了2024年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了2024年全行业稳中求进的六项重点工作。
回顾刚刚过去的2023年,李寿生用了三个词来概括:极其艰难、极其拼命、极其难忘。
李寿生表示,2023年是全行业发展环境极其艰难的一年。行业遭遇了历史上少有的高通胀冲击,利润水平受到极大挑战;美国对华遏制政策给全球供应链和贸易格局带来深远影响;俄乌冲突和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给行业进出口和能源价格带来巨大的“溢出”效应;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也给全行业经济运行带来巨大压力。
“过去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行业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把光荣和梦想书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刻印在奋斗不息、前进不止的共同记忆中。石化联合会系统各专业协会、各事业单位的广大干部职工,用极其拼命的努力,取得了令人极其难忘的成绩。”李寿生说,2023年石化行业能源保供取得新成绩、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绿色低碳迈入新阶段,奉献了一份来之不易的“行业答卷”。
谈及2024年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李寿生认为,从行业发展现状看,当前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正处于企稳回升、动力转换、爬坡过坎和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的关键时期,四大矛盾十分突出:一是市场需求不足的矛盾;二是产能过剩严重的矛盾;三是创新能力不强的矛盾;四是绿色低碳发展滞后的矛盾。
“在以上四个矛盾中,全行业尤其要高度关注产能过剩的矛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全行业只有坚持系统观念、更好统筹供给侧和需求侧,不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打通两者结合的断点、堵点、卡点,才能促进产业结构高质量调整,才能推动行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长期向好。”李寿生说。
李寿生指出,在看到风险挑战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的基础。全行业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有底气,不断推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为冲刺“十四五”目标的圆满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充满挑战、充满希望、充满创新机遇的一年。”李寿生强调,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以赴做好六项重点工作:
一是全力提升行业高质量供给能力。要充分发挥国内石化行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的优势,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新型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低碳消费转型以及下游产业需求,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刚需市场、开拓高端市场、优化配套市场、储备未来市场。
二是加快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要强化行业创新引领,重点围绕“市场有需求、研发有基础、突破有可能”重大关键技术,集中力量开展协同攻关,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要搭建行业创新平台,为突破行业发展关键技术和转型升级提供新鲜土壤;要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和人才,以卓越的战略眼光把握趋势和机会,赢得科技竞争主动权。
三是扎实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我们绝不能用今天的投资去制造明天的灾难。”李寿生表示,石化行业应引导增量,扩大有效投资,将宝贵的资金投向高端领域、差异化领域、绿色化学领域、智能化大数据领域和未来前沿领域;要优化存量,推动提质增效,在优化基础化学工业结构的同时,还要紧紧围绕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化工材料的需求,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加大延链、补链及强链力度,提升产品精细化、专用化、系列化水平;要做好减量,淘汰落后产能,要借《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出台的契机,配合国家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做好落后产品和落后产能的跟踪梳理,做好核查工作,坚决淘汰一批落后产能。
四是努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面向未来竞争的优势生产力,石化行业必须加快培育、不断壮大,具体措施包括全力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大胆探索跨界融合发展、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
五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三个阶段的目标,要求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全社会行动。今年石化行业要有实的举措、硬的措施,开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局面,包括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推进数智化绿色化改造、抓好突出安全环保问题等。
六是加快提升自身服务能力。要组织好全行业经济运行开门红大戏;组织好全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调研;全面提升联合会自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组织推动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