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产能过剩一直是业内关注的话题。近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围绕“如何判断产能是否过剩?如何看待产能过剩?如何防止和化解产能过剩?”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现刊发全文,以飨读者。
产能过剩之解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傅向升
近段时间以来,企业调研、同仁交流、外企座谈,无不关注产能过剩之话题。大家关注的关键点,几乎都集中在产能是否过剩?如何防止产能过剩?怎样化解产能过剩?实际上产能过剩的判定是有参考依据的,可评估和判定产能是否过剩又是复杂的。仅判定某个产品是否产能过剩相对容易,但对于一个行业而言,作出“产能过剩”的结论就稍显复杂,尤其是对于一个包含上万种,甚至几万种产品的行业,就更难以简而化之,以“产能过剩”一言以蔽之。那么,如何判断产能是否过剩?如何看待产能过剩?如何防止和化解产能过剩呢?下面谈几点个人的粗浅思考,仅供正在关注并思考这一话题的朋友们参阅,但愿能带给您些许启发。
一是何谓产能过剩
“产能”直译即生产产品的能力,“过剩”即生产产品的能力大于消费产品的能力。如此看来,可以简单地从字面意思理解为,“产能过剩”即生产能力也就是产品的供应能力超过了市场消费该产品的能力。这是从字面释义角度进行理解,这种“解”难免显得粗暴而简单,也不完全符合当今经济发展之状况,这种“解”也不完全反映当今社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真实关系。
二是如何看待产能过剩
首先,从大的背景看,市场经济就是过剩经济。只有过剩经济,市场的调节功能才能充分发挥;只有过剩经济,才有竞争之土壤;只有过剩经济,才有优胜劣汰的条件和空间。如此看来,合理的过剩是为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和优化的空间。可见,发展市场经济,其产品和市场供应有一定的过剩是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其次,从发展的角度看,过剩经济是发展的结果。简而言之,“没有发展,哪有过剩?”我们很多人都对过去的短缺经济记忆犹新,短缺经济年代买啥都要凭“票”。做身衣服要布票,买油、买肉都要凭油票或肉票。年轻人结婚想买辆自行车,如果没有“票”也只能干瞪眼。所以说那样的年代不存在产能过剩,因为那是没有发展起来的年代,是一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是一个在一穷二白的底子上走向富强的一个历史过程。所以说今天的产能过剩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的结果,也是由不发展走向发展、由发展不平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过程,也许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由短缺经济达到了过剩经济是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十几年后,我们的日常生活告别了各种票证,收入持续改善,只凭人民币就可以购买所需要的生活用品,就可以购买所喜爱的消费品,再也不会发生因为一张自行车票而与心爱的新娘含泪而别的悲剧。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后,社会供应极大丰富,生活用品琳琅满目,在人们再也不为想买却买不到而发愁的时候,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有的产品产能过剩;当每一个人不再为买啥买不到而发愁,而是为买啥而琳琅满目难以抉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客观地看待今天有的产品的产能过剩,这是党中央的改革开放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给中华民族的福音;这是党中央不断深化改革,是把在新时代坚持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是党中央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给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每一个人的福音;这是我国制度优势和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现。这若不是在中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由产品极度匮乏到供应精彩纷呈,放到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难以做到的!所以,我们在面对有的产品产能过剩的时候,首先要客观、理性认识到这是发展的结果、发展的成就,是令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瞩目的成就,是载入人类发展历史的成就。
因此,我们一定要客观地看待和评价今天的产能过剩,即使有某些产品已经出现“产能过剩”,但目前也尚未成为痛点。企业家关心、行业同仁关心、中外企业和社会关注“产能过剩”的话题,其出发点都是看到了某些产品有产能过剩之苗头和现象,其着眼点都带有预警之性质,都是在思考如何规避或防止出现产能过剩。在今天、在新的时代、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客观地看待产能过剩,正视产能过剩,积极思考并认真研究如何化解产能过剩,这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职责使命。如果今天忽视它或视而不见的话,再多则十几年将不仅是造成巨大损失和浪费的问题,严重一点甚至将影响工业强国和经济强国目标的实现。
三是如何判断产能过剩
“产能”是指生产产品的能力,“产能过剩”是指实际生产产品的能力超过了市场需求。判断产能过剩有一个简洁的参考值,即产能利用率。产能利用率可作为分析和判断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别是对制造业更为重要,因为产能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成本的高低。何谓“产能利用率”?即实际产出与生产能力的比率,用计算公式表示则是:实际产出/设计产能×100%。例如:一套装置设计产能是一次加工原油能力1000万吨/年,在某年度内这套炼油装置年加工原油850万吨,则这套炼油装置的产能利用率就是85%;再如一套设计产能是50万辆/年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某年度内这条生产线生产了45万辆新能源汽车,则这条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就是90%;其他产品以此类推。
那产能利用率多少代表着产能过剩呢?国内外企业的运营实践告诉我们,通常80%左右是一个参考值。通常情况下产能利用率在75%至90%是相对合理的;若产能利用率在90%以上,则表示若市场波动有可能供不应求;而产能利用率低于80%则预示着将出现产能过剩,这是一个相对简洁的参考值和判断方法。还有一个判断方法,就是看看某产品已建成的产能与市场消费量的比较,如果已建成产能连续多年比市场消费量小、供不应求,这就不存在产能过剩;如果已建成产能远大于连续几年的市场消费量,则预示着产能过剩。另一个开阔一点思路的可供参考的标志是,已建成产能与世界消费量的比较,有的个别产品已建成产能占到世界年消费量的60%以上,甚至80%以上,可能就不只是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如果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还存在内卷现象的话,也许还要应对更多的贸易纠纷。
当然,简单地以某一个参考数据或标志就判定某产品产能过剩,难免会以偏概全或失之偏颇。产能是否过剩的分析与判断是复杂的,因为产能过剩有局部的也有全局性的,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有单一产品的也有全面过剩的,与经济发展周期相联系又有周期性的,还有的是某个产品不适应下游客户的需求或下游应用领域尚未充分开发而显现的过剩现象。对于某个产品是否产能过剩的分析与判定要相对容易一些,而对于一个行业就更加复杂、难度也相应增加,像钢铁、煤炭这类产品集中度很高的行业来说,也相对要容易一些,因为产品集中度很高的行业就类似于某种产品;而对于产品结构复杂,特别是种类繁多、主要产品就有上千种、细分种类包含上万种甚至是几万种的一个复杂行业来讲,要判断这样的行业是否存在统而总之的产能过剩,其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这就要求我们分析与判断产能过剩时一定要实事求是,要依据严谨、综合分析,深入研究、科学研判。
四是产能过剩的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能适度过剩有利于竞争和优胜劣汰,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但严重产能过剩就会对产业或行业以及经济产生影响,严重的时候会产生损失和浪费。严重产能过剩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生产大于市场消费,轻则已建成的生产装置产能不能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下降,投资回报率不及预期;严重一点则因为供大于需,造成工厂产品积压、库存增加,企业流动资金占用增多,财务成本增加,效益变差;再严重些企业间就会相互压价、市场内卷、恶性竞争,不仅有损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而且有可能导致装置停产、工厂倒闭,造成严重损失。
在资本主义制度诞生以来,特别是凯恩斯主义未诞生之前的原始资本主义阶段,因无序竞争加上资本和资本家的贪婪,因产能严重过剩而导致的经济危机或世界经济大萧条,所造成的损失、甚至经济的倒退以及对社会和大众造成的伤害和深重冲击,其教训是极其深刻的。距今不到100年的1929至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导致世界经济大崩溃,对世界和社会的破坏力是巨大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当时农业资本家大量销毁所谓“过剩”的农产品,宁愿把大量的小麦和玉米当燃料烧掉、大量的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致使其变成“银河”,也不愿用于救济成千上万失业者和无家可归的人。今天看来,当时原始资本主义造成的过剩并不是真正的过剩,是资本家的贪婪造成的他们支付给工人们微薄的薪水(每周3至4美元);而大量童工更加悲惨,每天从早上5点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薪水且更低。如此微薄的收入,难以消纳工业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大量产品增加,可见那时的过剩是市场消费力不够的“所谓过剩”。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应当汲取历史的深刻教训,尽早预警并研究如何防止产能过剩和如何化解产能过剩。
五是如何化解产能过剩
当前的情况看,经过快速发展有的产品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有的产品结构复杂、种类繁多的行业存在“结构性过剩”即“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我国经济尚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尚处于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正处于人均收入中等水平向高收入水平跨越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我们如何做到既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又能做好防止和化解产能过剩呢?或许处理好“三个关系”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认真研究的。
第一是处理好“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的关系。这是党中央对经济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为避免在发展过程中产生新的产能过剩,一定要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这一要求,改变过去“追求量的增长”为主的传统发展思路,转变为把“质的提升”放在发展的首位,不仅要做好存量的优化,而且在新建项目的增量上,也要把握好“量的增长”一定要服从和服务于“质的提升”。
在优化存量的过程中,贯彻落实好今年即将展开的“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行动,充分把握这一新的政策机遇,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特别是绿色低碳技术、数字化智能技术,提升企业的生产经营、现代化管理水平和加快转型升级;还要落实好宏观管理部门研究制订和已印发的有关创新发展、绿色低碳、能效水平等各项产业政策,降低已投运生产装置的物耗、能耗和排放水平,大幅提升已投运生产装置运营质量和本质安全水平“质的提升”。
新建项目一定严格执行已有产业政策“产能置换”或“减量置换”的规定,同时还要把能效水平、水效水平以及碳排放水平、生态环境要求统筹考虑在内,严格和科学规范地执行已有产业政策,严把新建项目的入口关,使“量的合理增长”一定服务于“质的有效提升”。
第二是处理好“开拓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关系。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推动的,虽然近几年国际竞争愈加激烈,经济环境日益复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脱钩断链”声杂,但国际化的趋势不可改、国际合作仍然是主流。
党的二十大重申,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在今天、在这一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防止和化解产能过剩,一定要立足国内统一大市场,面向世界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地研究和部署产业链、产品链和创新链,处理好“开拓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关系。
国内市场主要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上游产品不适应下游需求的矛盾,特别是通过创新提升已有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通过创新提升高端产品的市场供给能力,通过创新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国际市场的开拓,既要深耕“一带一路”和“RCEP”区域市场,也要面向全方位开放和国际合作,让中国产能、中国制造以及中国创造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防止和化解产能过剩务必开拓国内市场与开拓国际市场同步发力。
第三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防止和化解产能过剩,企业应转变过去以“追求规模”“以大为强”,拼投资、拼规模的传统发展思路,在新的时代、新的阶段,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要求,将做强做优和做强核心竞争力作为主要目标;企业要改变过去只做“加法”“只加不减”追求量的扩张的传统做法,在认真研究主业和定位的前提下,在“加减乘除”中加快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奠定百年基业。这是防止和化解产能过剩的基础。当然还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既要通过政绩考核体系引导发展理念的转变,也要通过产业政策来限制低效和无效产能扩张、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和退出,既要统筹布局、科学设定规模,又要综合设定能效、水效、碳排放等科学指标,科学控制低水平产能增加。
如果说政府宏观调控不可或缺,那市场调节机制的建立就是重要而关键的。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其产能的消长,主要依靠市场调节。任何一种全新产品的市场需求都有一个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的过程,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其产品的产能也随之逐步增长,产能与市场需求之间会有一种平衡,而产能增长的快慢则由产品的价格起决定性作用。产能小了、产品市场供少于需,产品价格就会升高,就会推动企业产生投资的动力,使产能增加;反之,产能大了、产品市场的供就会多于需,产品价格就会下降,企业获得的利润也就是投资回报率就会降低,企业继续投资的动力就减弱,新的产能就不再增加,这时就形成产能(供应量)、产品价格、消费量(需求量)一种新的供求平衡格局。如果产品新的市场需求增加或新的市场用途被创造出来,价格杠杆再次上涨,就会推动企业再次进入产能扩张、再次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反之亦然,如果产能扩张的速度大于市场消费的增速,就会形成供过于求的局面,产品价格就会下降;再严重一些,产能就出现严重过剩了,产品价格就会大幅下降,已建成的生产装置因投产时间不同、技术工艺不同、管理水平差异,甚至是产地原材料和物流运输成本不同,有些投产时间长的老装置或技术水平低、管理粗放、成本不具竞争优势的工厂,就会关停甚至退出,这时市场价格的杠杆作用就会发挥,在产能、产品价格、消费量之间再次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美国在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化解产能过剩主要是依靠市场调节,主体是企业,也就是主要依靠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来实现。例如钢铁大王卡耐基并购了一家钢铁厂,派一位得力助手去这家新兼并的钢铁厂任厂长,临行前这位厂长问:“您希望我去了以后怎么做?”卡耐基认真地告诉他:“派你去这家工厂任厂长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把这家工厂关掉。”听起来有些简单甚至粗暴,也许在别的地方做不到,但是在当时的美国化解产能过剩、解决无序竞争的过程中,这确实是行业有效的做法之一。另一个大家熟悉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是在形成石油帝国和垄断美国炼油产业的过程中,通过大量兼并重组实现的,但是后来洛克菲勒的石油托拉斯被国家《反垄断法案》所拆分,后来形成了石油“七姊妹”的全球格局。也确实在这样过程中,淘汰了大量低效、无效和落后产能。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有些可以带给我们启发,有些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新世纪以来,跨国公司不再以大规模投资新建扩产来做大做强,而是主要围绕主导产业、在同业间加大兼并重组力度,以稳固世界市场、获取丰厚收益,这种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当然,我们不可能照搬照抄,我国防止和化解产能过剩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缺一不可,我们一定要立足国情,针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认真研究,在我国经济由大到强的过程中,在确保新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提出防止和化解产能过剩的新思路和新举措,确保我国新型工业化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而强有力的实力支撑!
以上是最近在企业调研和外企交流中的一些启发和思考,简单做了梳理,也不尽全面,也许挂一漏万,只期望与看到此文的朋友们共同交流,共同分享,相互启发,共同思考和探寻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之思路或良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一点实实在在的贡献!
(来源:中国化工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