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 化工园区登录 专业委员会登录

Hi,欢迎来到 联系我们

Hi,欢迎来到 联系我们

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李寿生:开创一道亮丽的石油化工行业创新突破风景线
李寿生:开创一道亮丽的石油化工行业创新突破风景线
  发布日期:2024-04-30

李寿生1.jpg


尊敬的各位领导、院士、专家:

大家早上好!

最美人间四月天,在桃红柳绿的北京,在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相聚在北京化工大学召开第七届石化联合会与重点高校科研工作交流对接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对全国重点高校的领导和科技管理部门代表、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石化联合会与重点高校的科研交流对接活动已经开展七年了,这项活动,是清华大学金涌院士建议的。回首这七年,光阴如梭,历历在目,这个平台初步实现了我们的初衷,我们坚持了产教融合,坚持了需求导向,既是石化联合会的科技工作与高校科研工作之间的一次交流对接,也是高校科研成果与产业科技需求的一次交流对接。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努力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提升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使行业的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

今天利用这个机会,我想同大家就科技创新领域的工作交流四个方面意见。

一、全球化工行业高端前沿技术正在向五大领域集聚

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我们必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我们深刻认识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广度显著加大,深度显著加深,速度显著加快,精度显著加强。“十四五”期间,我们行业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科技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

要想在全球激烈的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创新赶超发展机遇,首要任务是要正确认清那些能够决胜未来的重点高端前沿技术及其发展方向。实践告诉我们,谁不能正确认识未来,谁就没有未来。在行业“十四五”规划和行业科技规划编制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多种资料综合分析,清晰地看到,当前世界范围内柔性电子、人工智能、材料科学、泛物联网、空间科学、健康科学、能源科学和数据科学等八大领域最有可能产生颠覆性创新。这八大领域的英文首写字母合起来的“FAMISHED”有“极度饥饿”之意,有人称其为“饥饿科技”。据统计,近年来这八大领域的PCT专利申请量呈几何级数上升,群体跃进趋势明显。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颠覆性的重大技术成果不断涌现,正在加快产业发展方式的重大变化,新产业、新业态、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在这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我们也清晰地看到,全球化工行业的高端前沿技术正在向五大领域集聚。

一是化工新能源领域。在英国石油公司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20年版)》中,专家用3种情景分析了世界能源需求变化的状况,即在一切如常的情景下,在快速转型的情景下和净零排放的情景下,无论哪一种情景,未来30年石油的需求都会呈现下降态势。不少独立经济学家表示,受疫情的影响,世界石油工业将会在2029年底开始衰退。在石油需求逐步下降的同时,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正在取得突破性进展,水电、风电、太阳能技术成本都在迅速降低,特别是氢能的生产技术、生产成本、系统配套能力都在飞速突破。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突破,正在加快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调整。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石器时代的结束,不是因为没有石头,而是出现了冶炼技术;石油时代的结束,也绝不是因为没有石油,而是出现了可再生能源。我们已经深刻感受到,世界能源结构的大重构迫在眉睫。

二是化工新材料领域。化工新材料是世界化工强国和跨国公司竞争的战略高地之一。我国新材料市场需求十分宏大,有研究报告分析,到2035年,我国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万亿元,未来(2017—203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高达15%以上,是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但化工新材料的技术短板矛盾也十分突出。在未来化工新材料的竞争中,新型能源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生物基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电子陶瓷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及微电子制造材料、稀土功能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等等,都将是未来材料领域高端前沿技术竞争的焦点。特别是当前大家极为关注的碳纤维材料、纳米材料和3D打印材料等产业化技术的突破,使化工新材料创新的潮头,正在向我们迎面扑来。

三是高端精细化学品领域。精细化学品是化学工业中技术含量高、用途十分广泛、功能性极强的专用化学品,主要包括农药、医药、合成染料、涂料、表面活性剂、粘结剂、催化剂、饲料添加剂、造纸助剂、皮革助剂、油田化学品、润滑油添加剂、水处理剂等几十大类。在高端精细化学品领域,化工强国和跨国公司的竞争也十分激烈,有些产品虽然市场需求量不大,但技术含量极高,功能效果极强,市场影响力极大,有化学工业女王头上的皇冠之称。

四是生命科学领域。自美国于2015年首先提出了“精准医疗计划”以来,在全球掀起了精准医疗发展的热潮。“精准医疗”强调了从分子与细胞层面来理解个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而为个体疾病提供个性化的诊断、治疗与预防方案。精准医疗是一种综合应用基因测试测序、生物医学分析、大数据分析、分子影像等技术,对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进行生物标志物的检测、鉴定、分析与应用,从而以最安全、有效、经济的医疗服务获取最大化疾病预防与诊治效果的新医学范式,也是对生命健康及疾病防治体系的革命性变革。有资料统计,近20年来诺贝尔化学奖几乎都同生命科学有关。特别是在这次全球疫情的大流行中,人们对生命健康的预防、疫苗的研发、特效药物的生产和治疗的重视更是提高到了空前的程度。

五是安全环保领域。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但人类不能没有地球。随着气候变暖和生态失衡等全球化治理共识的形成,人们对生产发展中的安全问题、环境问题和污染治理问题的重视程度和治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本质安全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保护地球家园问题等等,都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在安全环保领域,化学工业既面临着现实的矛盾,又面临着急迫解决重大问题的责任。特别是二氧化碳减排、塑料污染治理和量大面广的废水、废气、固废治理问题,人们期待着尽快出现根本性好转的新局面。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在安全环保领域的技术创新必然会成为化学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竞争领域和一个全新的增长点。

这五大高端前沿技术,既是全球化学工业竞争的焦点,必然也是中国化学工业关注的重点。目前化学工业高端前沿技术的发展,正呈现出跨界融合、应用快速增长和组织创新生态开放的重要特征。联合会同高等院校的创新合作,必须在这些高端前沿技术领域有所作为、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二、全面营造新形势下全行业创新发展的新体制、新动能和新优势,加快形成行业新质生产力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切实把科技创新摆在行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激活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的潜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建设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我认为要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行业创新引领。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21—2035)》和“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部署,重点围绕“市场有需求、研发有基础、突破有可能”重大关键技术,集中力量开展协同攻关,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要大力开展页岩气、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攻关,努力开发深层、深水、低渗等低品位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新技术;重点在高端聚烯烃材料、聚氨酯新材料、特种尼龙工程塑料、热塑性弹性体材料、有机氟硅材料、特种橡胶材料、功能膜材料和生物质新材料等具有相对优势的特定领域取得新突破;重点开发一批电子化学品、高性能催化剂、特种添加剂、胶黏剂、表面活性剂、高性能涂料、染料、绿色高效农药,促进专用化学品向高端化发展,补齐市场“短板”。同时,作为创新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知识产权是保障创新创业成功的重要制度,是激发创新创业热情、保护创新创业成果的有效支撑。要进一步推进行业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加强行业关键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导航服务,引导行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工作全面提升,用知识产权构筑行业创新发展的“护城河”。

二是搭建行业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具有汇聚创新资源、推动企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等多重功能,是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主要载体。行业已经部署建设了数量众多的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性系统性不强,没有真正发挥整合资源、协同创新的枢纽作用,产业技术创新仍然存在“技术孤岛”“资源碎片”等现象。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在链接创新主体、创新模式和平台搭建类型等方面呈现出新趋势。我们行业要适应创新平台建设新趋势,积极推动创新平台组织创新,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产学研用创新平台,为突破行业发展关键技术和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新鲜土壤,形成对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有力支撑。

三是优化行业创新体制。2023年4月,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要坚持系统观念,围绕“为谁创新、谁来创新、创新什么、如何创新”,从制度建设着眼,对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全链条整体部署,对政策、资金、项目、平台、人才等关键创新资源系统布局,一体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将这一系列重要部署落到实处,优化创新政策是重要一环。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提升产业化效能,加强供需有效对接,注重收益合理分配,拓展成果转化路径,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科技成果、打造更强创新动能。充分发挥行业创新基金、创新奖励等有效形式,创建更具激励的行业创新体制和创新环境,为全行业技术创新注入新活力。做好科技奖励专项基金的管理和运营,充分发挥金融资本的杠杆撬动作用。

创新的过程就是个试错的过程,我们既要鼓励创新也要宽容失败。钱学森在论述科学发展规律时说:“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做台阶,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峰。”

石油和化工技术是一门试验性的科学,一项新成果的产业化一般要经过实验室研发、中试和工业性示范等几个阶段。中试是科技成果通向规模化、工业化生产的关键环节,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链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现有法律法规对化工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的立项、安全环保审批等尚无明确的相关规定,少数省、市虽然制定了相关政策,但仍处于摸索阶段,没有成熟经验可供参考,因此中试项目一直面临着审批难、周期长、过程复杂等问题的困扰。未来要加快布局各类中试平台,优化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通道。

四是培育行业创新人才。创新离不开人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等单位都应重视科技领军人才、中青年科技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的培养,围绕石油和化工行业重要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去年8月份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从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强化职业早期支持、突出大胆使用、促进国际化发展、构建长效机制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硬举措。

石化联合会也非常注重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和鼓励,借助社会资本的力量,为有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我们与美团携手共同设立了“青山科技奖”,该奖项面向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的45周岁及以下青年科研工作者,支持鼓励青年科学家投身绿色低碳相关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每年评审授奖一次,奖励金额为100万元/人。与彤程基金合作设立了彤程青年研发基金,支持40周岁以下的青年人才在石油化工绿色发展领域开展研究,每年资助研发基金不超过100万元进行项目研发,每年支持项目数不超过5项。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赋予他们更多科技创新机会和资源。

三、我们行业的创新,应该将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有生创新矢量集聚起来

我在这里强调的创新矢量,就是有方向的创新力量。只有将全行业的创新力量统一组织起来,形成方向一致的合力,我们才能取得高端前沿技术的重大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我们行业的创新,就是要在行业“十四五”创新规划的引领下,瞄准世界化学工业创新的战略高端前沿,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将科技领军企业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力量有效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其整体效能,这是我们行业的共同责任。

“科技领军企业要发挥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要以企业牵头,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形成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创新基地,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提升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要强化研究型大学建设同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的对接,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培育更多杰出人才作出贡献。”

石化联合会要坚持创新战略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石油天然气、传统能源、新型可再生能源、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生命科学、化学制剂等方面把企业和高等院校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竭尽全力搞好协调服务,架好企业需求和高效供给的技术桥梁,按照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的定位,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当好行业科技创新的服务员和勤务兵。

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化学工业第一大国。我们相信,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进军中,在向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的跨越中,我们行业的科技创新力量一定可以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类生命健康中,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定会拿出同世界第一化工大国相匹配的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成果!

四、化工高校应该在科技创新的大潮中成为最好的研究型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研究型大学是世界所有大学追求的一个方向,也是我们化工大学创新能力建设的一个目标。有朋友给我讲,在美国,每一所大学的使命都不相同,但都追求培养不懈的研究精神。比如在哈佛大学,就有一座标志性雕塑,是一个脚着金靴坐着的绅士,雕塑底座的铭牌上显示:“此人叫约翰·哈佛(John Harvard),他在1638年创立了哈佛大学。”这个雕塑就是哈佛大学有名的“谎言雕塑”。为什么说它是“谎言雕塑”呢?第一,这个雕塑不是根据哈佛本人的相片制作的;第二,哈佛大学是在1636年成立的;第三,哈佛也不是创始人,他只是在1638年把自己遗产中的很大一部分捐给了学校,所以学校委员会决定以他的名字作为校名。既然错了,为什么学校不更正这个雕塑铭牌的内容呢?学校的回答是:质疑精神是哈佛大学一贯提倡的,“谎言雕塑”就是在提醒每一个哈佛人永远不要迷信传说中的权威,而要努力追求自己坚信的真理!

在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进程中,我们非常希望每一所化工大学都能成为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每一所大学都要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都要具有迎接挑战的时代勇气,都要涌现出一批领先的高端创新成果。我们非常希望联合会和我们九所化工大学搭建的这个创新平台,能够成为推动我们高校形成浓厚研究风气的一个窗口,成为推动高校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一个舞台。对于当前和今后深化我们这个研究平台工作,我有四点希望:

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全面调研产业面向未来的重大需求。联合会要组织高校科研人员深入行业一线,全面调研行业面向未来的补链、强链、延链技术需求,做好相关产业共性技术的分析、提炼和组织协调工作,为行业提升面向未来的竞争力提供技术供给和有效支撑。

二是要坚持需求导向,深入挖掘企业的科技需求。联合会科技与装备部要同高校科研人员一起深入基层一线,做好企业技术、科技、人才等方面的需求调研,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提供及时有效的目标与方向。

三是要坚持价值链原则,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梳理行业科技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发适用技术。石化联合会要和高校一起,推动成果转化,目标是加快产业化进程。石化联合会要与高校、企业建立良好沟通交流机制,做好中间桥梁纽带,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降低高校和企业风险。

四是要在技术成果总结宣传、推广对接上,联合会一定要发挥好优势,打造专业化的信息平台。联合会一定要利用各种机会,大力宣传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为我们行业科技创新多出成果、多出人才竭尽全力。

各位老师、各位企业家、同志们、朋友们,石化行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既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也面临着全新的机遇。我们一定要迎难而上,抢抓机遇,全力构建起一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充满活力、充满效率、充满优势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体制,开创出一道亮丽的展现中国高校风采,具有引领水平、具有产业优势、具有经济效益的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创新突破风景线,能够促使更多的化工高校成为中国最有水平、最具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最后,预祝今年的对接会圆满成功!预祝各高校、各企业和参会代表都收获满满!

谢谢大家!

协会介绍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

协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799064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学会介绍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电话: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86918841 

信息部: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主办单位: 技术支持:南京苏化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