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获悉,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全国碳市场建设发展中的作用,近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向石化联合会发出《关于委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开展石化和化工行业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工作的函》,委托石化联合会开展石化和化工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相关工作。
备受关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于近日正式上线。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2225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已率先被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据生态环境部统一部署,“十四五”期间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航空等其他行业也将被逐步纳入。为此,生态环境部委托石化联合会开展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相关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石化和化工行业碳配额分配方案制定和更新。研究提出行业重点产品配额分配技术规范及碳排放基准值设定建议。结合行业特点,配合做好碳配额分配方案的制定和更新工作。
二是石化和化工行业全国碳市场运行测试。协助开展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测试方案的研究和制定,配合做好相关规则的起草工作,组织行业企业有序参与碳市场运行测试。
三是石化和化工行业全国碳市场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相关研究。开展行业碳排放数据调查、统计分析等工作。开展行业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研究,提出其碳排放核算标准。探索实现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相关基础数据监测的应用研究。
四是发挥组织沟通协调的桥梁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协调作用,及时反馈碳市场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企业遇到的问题和有关意见,协助主管部门提出解决的意见建议。协助解决争议,从公平公正的角度,为主管部门和行业企业解决争议提供咨询诊断。
五是全国碳市场相关基础能力建设。配合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开展全国碳市场相关基础能力建设,在行业组织和开展碳排放管理员的培训、评价等工作,提高企业碳交易能力和碳排放管理能力。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我国在8个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覆盖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企业,累计覆盖4.4亿吨碳排放量,累计成交金额约104.7亿元。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过程中,石化行业一直是参与的主力军。以广东省碳交易试点为例,广州石化、茂名石化、中海惠州炼化、建滔石化、湛江东兴石化、珠海宝塔石化等骨干炼化和化工企业几乎全部参与试点,积累了一定的碳交易经验。此外,以三大石油公司为代表的企业也成立了碳资产管理机构和团队,在碳交易、碳资产管理、碳减排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石化和化工行业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6.85亿吨标准煤。经测算,石化和化工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4%左右,是我国主要排放行业之一。早在2016年,石化联合会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就已组织行业力量,对符合拟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石化和化工企业进行了摸底,开展了行业重点碳排放产品的基准值和配额分配方案研究工作。接下来,石化联合会将继续围绕行业碳配额分配方案制定和更新、行业全国碳市场运行测试、全国碳市场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建设以及全国碳市场基础能力建设等领域深入开展组织及研究工作,为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做好各项准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