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斯德哥尔摩公约》秘书处发布《风险概况草案》,针对多溴二苯并对二恶英和多溴二苯并呋喃(PBDD/Fs)与多溴/氯混合二苯并对二噁英和多溴/氯混合二苯并呋喃(PBCDD/Fs)两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展开专项评估,并邀请各缔约方和观察员进行审查,有关意见可于2025年4月14日前提交至秘书处。
2024年5月,瑞士提交了一项将PBDD/Fs和PBCDD/Fs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附件C的提案。
此次审查基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审查委员会(POPRC)第20次会议决议,旨在评估这些化学物质的潜在风险,并推动物质纳入公约附件C的管控范围。
PBDD/Fs包含75种多溴二苯并对二噁英(PBDD)和135种多溴二苯并呋喃(PBDF)同系物,主要通过非故意途径生成(如含溴阻燃剂的热解或废弃物的燃烧)。
PBCDD/Fs包含1550种多溴/氯混合二苯并对二噁英(PBCDD)和3050种多溴/氯混合二苯并呋喃(PBCDF)同系物,其生成通常与含溴、氯的工业过程相关。值得注意的是,已列入公约附件C的多氯二苯并对二噁英/呋喃(PCDD/Fs)不在此次评估范围内。
根据草案,PBDD/Fs和PBCDD/Fs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积性的特点及长距离迁移能力,可能对全球环境和健康构成重大风险,符合《斯德哥尔摩公约》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判定标准,建议国际社会将其纳入公约管控清单,并加强源头减排与污染监测。
秘书处呼吁各方基于科学证据,积极参与审查并提出建议,以推动国际协同行动,减少这些物质的非故意生成与排放,有关意见可进入斯德哥尔摩公约官网的对应页面显示的电子邮箱地址进行联络和反馈。
此次草案一经通过,将会推进PBDD/Fs和PBCDD/Fs纳入公约附件C的进程,在各缔约国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法规下,物质的无意排放也将加以管控,以期排放尽量减少并在可行的情况下最终消除这些化学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应急管理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统计局
北京市化学工业协会 天津市石油和化工协会 辽宁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重庆市石油与天然气学会 河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山西省化学工业协会 吉林省能源协会 黑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 浙江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安徽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福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江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湖北省石化行业协会 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 广东省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海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协会 四川省化工行业协会 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 云南省化工行业协会 陕西省经济联合会 甘肃省石化工业协会 青海省化工协会
电话:协会:025-8799064 学会:025-86799482
会员服务部:025-86918841
信息部:025-86910067
传真:025-83755381
邮箱:jshghyxh@163.com
邮编:210019
地址: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东楼(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5楼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10130
备案号:苏ICP备13033418号-1